東至三牌樓路,南至復興東路,西至河南南路,北至晝錦路,面積0.067平方公里——這里是黃浦區豫園街道果育社區。一個好消息是,果育社區最近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近年來,小區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小區設施也一天天陳舊老化,不宜居少活力,怎么辦?果育社區有辦法!
圖說:活力社區更新后的樓道 黃軒供圖(下同)
黨建引領
持續提升小區適老環境
果育社區是混合型社區,包括3個小區,兩個商品房小區都是本世紀初建造;一個老公房小區復興小區上世紀80年代建造。目前,社區共905戶,實際居住2143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577人,占26.92%。其中,復興小區214戶,居住人數448人,60歲以上182人,占40.62%.
去年以來,“老、小、破、舊”的復興小區推進了美麗家園改造項目,完成了小區門頭改造、門衛室改造、墻面粉刷、樓道改造和窗戶安裝。
一個年代久遠、環境較差的老小區,一下改造成了舒適美麗的新家園。在美麗家園改造過程中,黨總支堅持問需于民,傾聽居民們對改造的意見建議。社區黨總支牽頭實施適老化改造,共排摸905戶,需要改造23戶,完成改造23戶,做到了“應改盡改、不落一戶”。
此外,社區黨總支還在三個小區推進安裝電動車充電樁,解決了飛線充電、樓道充電及電瓶帶回家充電的安全隱患問題。同時,為老年家庭免費加裝了滅弧裝置189套、燃氣報警裝置以及煙感裝置131套,大大提升了居住安全感。
圖說:復興小區一號樓、二號樓電梯加裝后樣貌
重點聚焦
推進老房電梯加裝
老房加梯,是居民群眾最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之一,也是果育社區的重點聚焦。
復興小區共8個門洞,2021年3月開始加裝電梯,其中2臺已竣工交付使用,4臺在建,2臺二輪征詢中。
加裝電梯過程中,果育社區摸索了不少好做法。
一開始,就要成立工作專班,多方合力時時推進。加裝電梯的工作專班由區房管局、街道、居委、業委會、物業公司、電梯公司共同組成,線上微信群溝通、線下每周例會,實現各個環節有序推進,為加裝電梯提供組織保障。
關鍵是,堅持黨建引領。在加裝電梯意見征詢、動員、協調中,居民區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力和組織動員力,樓組黨員代表主動站出來成立加裝電梯三人工作小組。
同時,引導居民自治,激發群眾主體作用。加裝電梯,說到底是居民“自己的事”,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各個樓租通過成立加裝電梯三人小組,開設聯名賬戶、與電梯公司商議合同細則、做好樓棟鄰里溝通解釋工作,都為順利加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自治共治
有“治說自劃”有“示范樓”
這幾年,果育社區開展自治項目、培育自治民星,從社區老年人群體中發掘自治達人,以自治促進共治。
“復興源自治項目”成功解決了小區飛線充電和僵尸車,促進了小區環境的改善;“同心屋自治項目”成功打造了小區老年人活動空間,方便老年人看書讀報、組織活動。社區的居民們自主成立了“治說自劃”自治小組,組員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群體,在小區公共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同時,零距離樓組示范樓,也是”社區明星“。居民們齊心協力,形成了樓組公約和議事制度,樓道環境大為改觀。這些自治活動,滿足了居民們參與社區治理的愿望,也提升了活力社區、美麗家園的生活品質,居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新民晚報記者 姚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