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整治志愿者服務,每小時30積分;科普宣傳志愿服務,每小時30積分;捐贈物品,以物品價格的10%積分……長春市九臺區紀家街道不斷探索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制”工作,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出發,積極學習借鑒鄉村治理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實行“有行動就有積分,有積分就有獎勵”,加快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特色化。
紀家街道二十家子村有一個荷塘,荷塘里的水清澈見底,荷花一株株挺立,風景怡人。誰也想不到,這樣美麗的荷塘,幾年前還是一個廢棄坑塘。
2020年7月,二十家子村黨總支組織本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黨員干部群眾50余人,義務出工400余人次,對廢棄坑塘進行了清淤轉運、坑塘平整、鋪設方磚。經過大家的努力,廢棄坑塘煥然一新,在美觀的同時,為百姓提供了休息乘涼的場所,為孩童提供了玩耍的場地。
為倡導熱愛家鄉、樂于奉獻的新風尚,2020年年底,二十家子村結合“積分制”,為參加修建荷塘的志愿者發放了粉條、米面油等獎品。
作為“積分制”工作試點村,有了成功修建荷塘的經歷,2021年年初,二十家子村結合“積分制”模式,進一步創新開展文明鄉風建設工作。號召全體村民義務勞動,在全村主路兩側修建了排水邊溝,加強村內污水亂排亂放管控,還將全村主路修建成了柏油路面,并安裝了路燈。
在集中整治主次干道以及房前屋后等臟亂差現象的過程中,該村以獎促治,購買一些物品對環境整治優異的村民進行獎勵;對于違反規定,在非指定地點堆放、棄置、傾倒垃圾,隨意堆放畜禽糞便的村民,則由村委會責令改正或者清除;拒不改正或者清除的,取消其年底領取大米等福利的資格,并監督本社衛生一個月。在獎優罰劣的“指揮棒”的作用下,二十家子村的村容村貌、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很快就煥然一新。
100積分可以兌換紙抽、洗衣皂、毛巾等物品;300積分可以兌換粉條、米、面、油等物品;600積分則可以直接兌換電飯煲等。“積分制”讓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情不斷高漲。
在“積分制”活動組織方面,街道以村為單位,成立由街道包村干部和村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積分制”管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積分管理的各項工作。在活動運行方面,堅持積分內容群眾定,積分方式群眾議,積分結果群眾評,“積分制”怎么搞、好不好,由群眾當“制卷人”。積分涵蓋文明風尚、鄉村治理、敬業奉獻等內容,充分發揮“小積分”的大作用,把“村里事”變成“家家事”,把“任務命令”轉為“激勵引導”,推進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縱深發展。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編輯:韓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