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交出這份“答卷”

導讀中央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有3個年頭,黨的二十大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寫入報告。12月22日上午10點,中共重慶市委六...

中央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有3個年頭,黨的二十大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寫入報告。

12月22日上午10點,中共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在重慶霧都賓館舉行,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寶權介紹了重慶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

趙寶權說,三年來,重慶會同四川緊扣目標定位,深化黨政聯席會議、常務副省市長協調會議等合作機制,取得階段性成果:

經濟總體實力不斷提升。建立雙核聯動聯建機制,簽署“1+5”系列合作協議,出臺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推動渝東北川東北、川南渝西兩翼協同發展。鄭渝高鐵建成通車,成渝中線高鐵、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全面開工。兩省市間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通道達20條,其中成渝雙核間直連高速大通道4條。啟動建設“東數西算”工程算力重慶樞紐節點,成渝地區電子信息先進制造集群納入全國第三批先進制造業集群。2021年雙城經濟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川渝電子信息產業營收突破2萬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7.2%。

協同創新能力穩步提高。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共同制定“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施方案,聯動共建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領域重點實驗室,推進金鳳實驗室建設,實施川渝科技創新合作計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共同申報實施重點研發項目60項,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和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獲批建設。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拓展。持續深化中歐班列(成渝)定價機制,1—10月累計開行4580列。合力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線路輻射全球113個國家(地區)335個港口。高水平打造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獲批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前三季度,兩省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36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38.87億美元。探索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全部實現,累計辦件量超1000萬件。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試點開展推進建設用地指標、收儲和出讓統一管理。

生活宜居水平加快提升。印發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完成“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136.3萬畝,川渝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6%以上。推進43項便捷生活舉措,34家公共圖書館實現圖書資源通借通還,醫療檢查檢驗結果跨省互認超160萬例次,毗鄰地區建立110、120協作服務機制,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2.4萬人次。

上游新聞記者 陳竹 黎靜 李舒 攝影 任君 鄒飛

編輯:鄭亞嵐

責編:張松濤

審核:馮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