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95口罩、消毒槍、藥品全部免費發放,他用無私的行動,溫暖了受幫助的每個人。
小區外有業主在車里免費發放口罩、藥品
王先生是山東人,住在西安市曲江池東路附近,12月18日下午6時許,他突然看到小區群內有業主說,“小區東門外有人免費發放藥品,有需要的可以去領下。”隨后,群里便有人發來了已經領取成功的照片。
“現在正是抗疫物品緊缺的時候,我沒想到會有人免費發放。”王先生說,他很需要一把消毒槍,但又擔心小區群里說“免費發放”的消息不實,就專門提了一個大米禮盒前去,“我想著如果人家不收錢,至少可以用大米換一下我需要的物資。”
王先生找到了發放物資的地方,“現場只有一輛車,停在小區東門外的車位上,車上掛了一個牌子,寫著‘免費發放N95口罩、消毒槍、藥品’,現場不少人都在排隊。”
王先生說,他一開始還以為是公益組織的活動,等排到他之后,才發現面包車里有一位30歲左右的男子在發放物資,他想將拿來的大米禮盒送給好心人作為回禮遭到拒絕,由于當時排隊的人比較多,他道謝之后就離開了,“回去后,我才看到消毒槍上還印有四個‘禁止售賣’字樣。”王先生說。
晚8時許,王先生看到排隊的人少了之后,再次來到車前表達感謝,“晚上比較冷,小伙就坐在車里,看到有需要的人來后,主動詢問需要什么。”隨后,王先生與對方聊了會,卻只知道對方也是山東人,住在同一個小區,始終沒要到他的聯系方式,也不知道名字。
“他的無私行為真的溫暖了我們,讓我這個老鄉感到很光榮。”王先生說,小區群里有很多受到幫助的人也紛紛夸贊,“大愛無疆!為山東兄弟點贊!”“真的是大愛!”“中國好鄰居!”
“光頭哥”連續三天免費發放物資 “想去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12月20日下午6時許,華商報記者來到曲江池東路,那輛車還停在路邊,后面仍掛著免費發放抗疫物資的宣傳牌,走近看到,車內為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正在用個人賬號進行直播,公告可領取的物品和領取地點,這已經是他們堅持發放物資的第三天了。
現場領取物資的市民,自發排起了隊,市民領完藥后,不停地詢問他們的個人信息,男子表示,“你們收到我們的幫助就夠了,不需要知道我們的名字。”緊接著就問起了下一位需要領取藥品的市民,“我這兒有口罩、消毒槍和退燒藥,您需要什么物品?”
記者看到,退燒藥被分成了兩粒包裝,“這個時候發燒的人多,我們的能力有限,只能在發藥前將藥分成小包裝,便于分給急需幫助的市民。”男子說,來領取物品的人,只能在口罩、消毒槍、退燒藥三者中選擇一個,并且每人只能領取一次。
記者注意到,N95口罩3個為一份、布洛芬緩釋膠囊2粒為一份、消毒槍1支為一份。
期間,不停地有市民前來排隊領取物資,在領取后都紛紛向他們表示感謝,直播間中更有網友評論,“真是西安好人啊!”“男性好心人沒有頭發,我們就叫他光頭哥吧。”“我剛剛從北池頭騎車過去領取了急需的退燒藥,謝謝你光頭大哥!”
在記者的追問下,他們才終于說出個人信息,女性姓楊,“光頭哥”姓于。
于先生介紹,他是一位電商行業的老板,楊女士是他的員工,“12月18日,聽說很多鄰居急需退燒藥,我倉庫里剛好有一點囤積的藥品和抗疫物資,所以就想著分給鄰居們,發完還剩很多,我就想著自己開個車,在小區門外,給有需要幫助的人發發。”于先生說,第一天在小區外分發物資持續到晚上12點,也意識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很多,所以12月19日的時候,就從公司把楊女士支了過來給他幫忙。
發完自己倉庫的,他們就自己找貨源,從別的地方購買。于先生介紹,他們每天光購買消毒槍的花費就達到了上千元,“看到有需要的人真正得到了幫助,我花這點錢就真的不值一提。”于先生在給市民發消毒槍的時候,很自然地說。
“我們白天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只能每天下午6點多過來,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也想盡自己的一份力。”于先生說,自己完全可以將這些物資賣出賺錢,但是比起金錢,他更想去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華商報記者 王煜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