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付費自習室多次沖上熱搜。
付費自習室為什么會這么受到關注呢?原因則是它的野蠻生長。付費自習室(下文簡稱:自習室)最早起源于高校周邊,因為有很多學生需要一個安靜的自習環境。可是不管在寢室,還是學校的大教室,總是感覺亂糟糟的,內心根本沒有辦法保持專注。
隨著學校考研人數的增多,自習室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相關的自習室越開越多。
其實,不僅僅是考研的人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考公務員的、考證書的人也同樣需要這樣的一個環境。于是乎,自習室也就跟雨后春筍一般,開遍了全國。
一開始,自習室主要開在城市里,因為大學城多數坐落于城市周邊。可是隨著大學生以外的自習需求越來越多,縣城也開始流行自習室。
截至目前,我國跟自習室相關的企業已經達到了3600多家,其中,超過84%的自習室屬于個體工商戶。最近5年來,自習室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70%。
僅從增長速度上來看,資本是非常喜歡這個數字的,因為這種復合增長率已經超過了如今各大電商的增長速度。
可是自習室真的會是資本的寵兒嗎?
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受到資本的青睞,原因有四個:
第一、進入門檻太低。自習室不需要任何的技術含量,只要愿意投資幾萬元,就能開一家自習室。
開一家自習室的難度要比開一家飯店的難度低得多。如果我們開了一家飯店,我們需要進行菜品的采購,員工的招聘,菜品的炒制等工作。特別是飯店廚師的炒菜水平,決定了飯店的客流量。
因為現在很多地方的飯店供應都是過剩的,誰家做的飯更好吃,誰才會有機會。
可是假設我們想要開一家自習室,我們只需要租一個場地,簡單裝修一下就可以開業了。創業的成本主要取決于房租和裝修的多少。
也正因為自習室的門檻太低,它就存在著嚴重的內卷情況。舉個例子,假設你率先發現某個縣城還沒有自習室,你可能花5萬元就能開一家自習室,因為房間里只需要有桌椅板凳就行了。月卡甚至還能賣出300元的高價。
可是在競爭對手看到你的生意火爆之后,他們立馬就可以開出一家更好的。他們可能用更舒服的椅子和更好的自習環境,月卡可能只需要200元。
請問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
你大概率會選擇降價,因為你不舍得把剛裝修的房間砸掉重新裝修。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你將價格降到跟競爭對手同樣的水平,依然可能競爭不過他,原因則是人家的裝修更好。
如果一個縣城只有你們兩家自習室競爭也就算了,怕就怕在有新的競爭者出現,他的月卡只要100元,而且裝修也更好,這個時候又該怎么辦呢?
那就繼續降價吧,要不然會員就可能被吸引走了!
第二、年度回購率很低。如果一個行業是充分競爭的行業,這并不可怕,只要能夠有足夠多的客戶進行回購,也是可以賺錢的。可是自習室存在一個回購率較低的情況。因為很多人考研一般是只嘗試一次,如果考不上,就要找工作上班了,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再來考一次。因此,自習室很難一直做老客戶的生意。
第三、邊際效應不會遞減。如果一個商業存在比較明顯的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這也是不錯的模型。舉個例子,互聯網就存在非常明顯的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一個平臺擁有1000萬用戶付出的成本跟擁有1100萬用戶的成本是差不多的。
可是自習室就不存在這樣的效應,它反而會讓自習室出現服務能力不足的情況。假設一個自習室設計了100個自習座位,可是賣出去200張月卡,這個時候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可能有一天有150個會員到自習室學習,結果發現座位根本不夠用,如果只出現一次,大家可能是能夠忍受的。如果總是碰到這樣的情況,那么自習室一定會存在會員流失的情況。
第四、難以開發增值業務。可能有人會說:“自習室不賺錢一定是個人的問題,因為這么多人在自習室里,就不能開發其他的業務嗎?比如說:跟考研機構合作,推薦成功一個就能賺上千元”。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因為到自習室學習的人都是目標非常明確的人,他們只想要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環境,其他的一概不需要。
種種原因疊加,想要開一家長期賺錢的自習室,存在較大的難度。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資本思維與創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里,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淘汰的產品和過時的商業模式,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個老板,如果創新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請記住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