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研究員 鄺曉瑜 廣州報道
南財金融終端、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19日,全市場共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111,482只。其中,一級(低風險)產品占比1.71%,二級(中低風險)產品占比82.34%,三級(中風險)產品占比14.41%,四級(中高風險)產品占比1.17%,五級(高風險)產品占比0.36%。
投資性質方面,固定收益產品占絕對主流,占比93.04%;混合類產品占比6.12%;權益類產品占比0.76%;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占比0.08%。
本文榜單排名來自理財通AI全自動實時排名,如您對數據有疑問,請在文末聯系研究助理進一步核實。
截至10月17日,在理財公司混合類公募產品近3月業績榜單中,有6家理財公司的產品進入行業前10,分別是信銀理財、寧銀理財、交銀理財、浦銀理財、光大理財和農郵理財。其中,信銀理財上榜3只產品,交銀理財和農銀理財各有2只產品上榜,其余3家理財公司則各上榜1只產品。
從收益指標看,榜單前三名分別是信銀理財“雙贏全球多資產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寧銀理財“寧贏平衡增利混合類開放式理財2號(最短持有500天)”和交銀理財“博享鑫榮三年封閉式7號理財產品”,近3個月凈值增長率分別為2.57%、2.23%和1.97%。
從風險指標看,上榜產品中近3個月年化波動率最大的是“寧贏平衡增利混合類開放式理財2號(最短持有500天)”,達7.91%,同時其近3個月最大回撤為3.68%。其余上榜產品最大回撤率均控制在1%以內。
相較9月14日發布的同維度榜單(請見關聯文章),本期上榜10款產品的凈值增長率整體下滑。其中,“寧贏平衡增利混合類開放式理財2號(最短持有500天)”近3個月凈值增長率較上期下滑3.77個百分點,其排名也由上期的第1名跌至本期的第2名。同時,上期分列第2位和第3位的寧銀“寧贏碳中和1號”及招銀“招智睿遠平衡1號“本期跌出榜單前十。
寧銀理財明星產品“寧贏碳中和1號”跌出行業前十
自“寧贏碳中和1號”4月14日首登理財公司混合類產品TOP10榜單第一名,已在榜六月有余。該產品不僅在上期榜單中以5.73%的近3月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二,還在理財公司混合類公募產品2022年上半年收益排行榜中以6.17%的半年漲幅位居榜首。南財理財通課題組曾對該產品進行報道,指出其業績高增長主要源于在一季度末新進了煤炭及石油板塊個股。
自9月中旬起,該產品凈值開始大幅下跌。據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該產品在9月13日和10月12日的凈值分別為1.1226和1.040,短短一個月時間,凈值跌幅已高達7.35%。
(圖1:“寧贏碳中和1號”自今年以來的凈值走勢,數據來源:南財理財通)
近一月混合類理財產品凈值下跌明顯
近一個月,A股指數均呈震蕩下跌走勢,其中滬深300指數近一月下跌3.97%。而混合類理財受股市調整影響,整體收益也下降明顯。
(圖2:2022年初至今境內主要股票指數走勢,數據整理:南財理財通)
據南財理財通數據,截至2022年10月15日,理財公司存續的混合類公募產品從年初至今的平均累計收益率為-1.44%,較9月數據下降1.04個百分點。課題組注意到,自今年5月份以來,混合類理財產品的年初至今的平均累計收益率持續回升,直至近一個月出現大幅回撤。
(年初至今累計收益率=N日份額凈值/T日份額凈值-1。T日為2021年最后一次凈值估值日,N日為每月15日)
(圖3:理財公司混合類公募產品自年初至2022年10月15日的平均累計收益走勢,數據整理:南財理財通)
權益資產中長期配置價值顯現
寧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財理財通課題組采訪時表示,經本輪調整后,A股估值處在歷史相對低位。截至9月末,滬深300指數估值水平位于2007年以來的21%,中證500為代表的小盤股處于歷史8%分位。當前的股市估值中性偏低,已接近歷次市場底部時的估值水平,風險釋放后權益市場大幅下行的空間不大。
展望四季度,寧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認為,基建和消費或將成為經濟改善的驅動力,并對A股形成支撐。在萬億規模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支撐下,預計基建將繼續帶動實物工作量的回升。而近期各地也加強了核酸檢測的力度,有望促進消費的恢復。
談及當下市場該如何應對,寧銀理財向南財理財通表示:“今年是理財產品的估值方式全面向市場法轉型的第一年,股債市場均大幅調整,市場呈常態波動,全行業的實際業績表現與市場更加緊密相聯。面對跌宕起伏的市場,投資者更需要以長跑的心態看待投資,理性看待產品短期的凈值波動。在市場動蕩之際不必過分悲觀,當下的調整極有可能是未來重要的收益來源。”
作者:鄺曉瑜
數據分析師:張稆方
編輯:湯懿蘭、丁盡勉
實習生:王曉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