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林宜瑾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藏《黃河蘭州浮橋圖》于2012年遭人為毀損,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盧姓研究員7日在“立委”考察時說“原圖無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日(8日)在立法機構答詢時則稱,研究員的說法“非常外行”。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圣質疑,綠營重提10年前舊案,是為混淆視聽,玩低級泥巴戰。
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年內有3件典藏文物毀損,引發外界關注。日前有“綠委”爆料稱有一件“黃河蘭州浮橋圖”于2012年,一名林姓科長因為展覽展柜無法容納該展件,派人將左右兩側原裝裱花綾各裁切掉一小部分。且事后臺北故宮博物院非但沒有懲處相關人員,當時的高層授意將此列為密件封鎖消息。
臺當局立法機構“教委會”7日考察臺北故宮博物院庫房時,特別到看畫室看“黃河蘭州浮橋圖”真跡。書畫文獻處研究員盧雪燕指著圖表示,當時裱褙遭裁的部分,其實早已在隔年2013年就已經修復成原來的樣子。
盧雪燕表示,他們依據相關資料判定,該裱花綾其實是1931年后加上的,“不是文物的一部分”,但當時在職員在沒有完成行政程序下就逕自裁減確實不妥。對于臺北故宮博物院6日在聲明稱沒有修護紀錄,盧雪燕強調他們都有送修紀錄,至于為何會說沒有,他們也不清楚。
盧雪燕7日對“立委”作答時,吳密察也在場,并未表示意見。但吳密察昨日答詢時卻說,盧姓研究員的意見是“非常外行的說法”,將文物加以裁切是非常錯誤,須受嚴格懲處。
陳學圣表示,2012年他踢爆該圖裱褙材料被裁,當時他是“執政黨”的“立委”,但絕不護短,主要目的就是要對得起選民,一切“依法”辦理。反觀民進黨犯錯不反省,只顧著卸責諉過,民進黨“立委”護航“執政”,幫忙當打手,忘了監督的角色,令人遺憾。
陳學圣說,當時負責的科長已受嚴重懲處,被拔除科長職,但臺北故宮博物院如今卻稱,免兼科長并非懲處;何況該科長只是“為求美觀,把民初的裱褙材料裁掉一小截,但原圖無損”,但臺北故宮博物院公然說謊,居心叵測,而且刻意隱瞞“原圖無損”真相。
陳學圣呼吁,請吳密察虛心檢討,認真盡好博物館的本份,不要再動輒把責任推給“前朝”。(林靜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