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重新闡述“臺獨”?學者:為拼“大位”考量大陸與美國反應

導讀民進黨當局副領導人賴清德日前竄訪帕勞時,談到兩岸論述,除了提到“延續蔡英文路線”,也對“臺獨”重新詮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接...

民進黨當局副領導人賴清德日前竄訪帕勞時,談到兩岸論述,除了提到“延續蔡英文路線”,也對“臺獨”重新詮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接受港媒訪問表示,賴清德若有意挑戰2024“大選”,過去自詡為“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論調,必然難以獲得多數選民青睞,賴調整論述,除了是面向選民,當然也是爭取美國青睞及降低刺激中國大陸的幾率。

賴清德訪問竄訪時,針對所謂“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路線重新闡述,還說“臺獨”在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都有不同解讀”。施威全接受“中評社”采訪時說,賴清德畢竟是可能角逐2024“大選”的熱門人選之一,當然得轉圜過去“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的形象,因為“臺獨”立場過于鮮明,無助于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維持現狀”。賴清德的講話是說給美方聽、說給大陸聽、說給臺灣的選民聽,是在為自己路線的改變預留空間,替未來可能角逐2024“大選”做鋪陳。

施威全指出,美國雖然相當程度地會打出“臺灣牌”,借由操作所謂“臺灣主權”議題去刺激中國大陸,可是相對的,美國實際上也明白“臺獨”是沖擊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關系的紅線,因此美國也不可能真正支持“臺獨”,甚至會適時遏制“臺獨”聲勢。 

施威全說,賴清德重新詮釋講“臺獨”論述會有一個效果,就是說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的選民都會注意到,簡而言之,只要賴不講“臺獨”兩個字,對美國而言問題就不大,賴清德可以釋出某種“能夠信任”的訊號,就好像蔡英文的立場是按照臺灣地區現行憲制性規定以及“兩岸條例”的規定下來開展兩岸關係。

因此,施威全表示,賴清德要從所謂的務實“臺獨”工作者調整過來,將“臺獨”兩個字逐漸轉換成臺灣一般選民可以接受的論調,又在美國、中國大陸不會有反彈的范圍內,但目前說的內容還不夠明朗,所以他覺得各方都還會再看。不論是中國大陸、美國乃至于臺灣地區的選民,大家都還會再觀察,這是賴清德避不掉的課題。

他說明,因為賴清德無論如何絕不能向“深綠”、“獨派”靠攏,這樣必然喪失選票利基,也不會被中國大陸和美國所接受,賴以后一定還會有一些講法。(來源:中評社)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