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發布阻止核戰聲明,明確表示核武僅用于防御,但兩種情況例外

導讀近期,俄烏沖突進入了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段,這主要是因為發生了幾件有可能左右局勢的事,包括克里米亞大橋遭恐怖襲擊,烏克蘭“四地”公投...

近期,俄烏沖突進入了一個非常敏感的時間段,這主要是因為發生了幾件有可能左右局勢的事,包括克里米亞大橋遭恐怖襲擊,烏克蘭“四地”公投入俄,“基輔有可能引爆臟彈”,俄黑海艦隊船只遭襲,等等。與此相伴的是,烏克蘭開始“不計成本”地反攻,而北約對烏軍援的裝備級別也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出現誤判,俄烏沖突很有可能演變成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爭,若這樣,戰爭規模恐怕就沒人能控制了,后果不堪設想。正因為如此,俄方對外發布了“阻止核戰爭”的聲明,明確表示核武僅用于防御,只有兩種情況下例外。

據來自參考消息的報道,近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阻止核戰爭”聲明,表示俄方支持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將致力于阻止核戰爭的發生。俄方明確表態,核武器僅用于防御,不應對此進行過分解讀。俄羅斯只會在“遭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或者“遭到常規武器攻擊且國家生存受到威脅”這兩種情況下,才會使用核武器。目前局勢下,當務之急是“阻止在核大國之間發生沖突”。

客觀講,俄方在這個時候發表“涉核聲明”,是與目前因俄烏沖突引發的各方動態相關的,俄方認為自己有必要站出來明確表個態。實際上,此前俄方已經致信過聯大會議,表示“五常”關于“不可發生核戰”的聲明,俄方會完全遵守。但是,之后西方利用自己掌控著輿論的優勢,仍在不斷炒作核戰爭。

因此,俄方這回說得更加直白,更加清楚,完全不留模糊空間。之所以指出“當務之急”,是因為如下幾個動態,已經不得不引起重視了。

首先,烏方襲擊克里米亞大橋、黑海艦隊,還有可能“引爆臟彈”,說明基輔希望將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而且還有意指向俄方“敏感領域”,看你讓不讓步。如此,俄方一定會以牙還牙,動用的武器級別也會提升。

這樣一來,如果不希望烏克蘭速敗,延續沖突,繼續消耗俄羅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就必須加大軍援力度,最近,援助西方制式主戰坦克和戰斗機的風聲,也已經傳出來了,而俄方則明確劃了紅線,指出援助某些武器相當于“直接參戰”。這也意味著,俄羅斯與北約直接發生摩擦的概率增大了,比如美軍王牌101空降師,就已經部署到了烏鄰國。

其次,俄方多次表示“無意在烏克蘭動用核武”后,西方仍在加大應對核戰爭的準備,比如北約剛剛結束歷時14天的“堅定正午”核威懾演習。究其原因,在于烏“四地”公投入俄后,俄方已經將其視為自己的領土,那么為保護領土安全時動用核武,就不違反“核學說”了。

但是,西方并不承認這“四地”屬于俄羅斯,甚至還在慫恿基輔加大對這“四地”的打擊。打一個比方,如果俄羅斯在保護這“四地”時,用常規武器無法占優,被迫動用戰術核武后,西方會做何反應,核戰爭是不是有可能爆發?

最后,俄烏沖突說白了就是美俄之間的較量,烏克蘭不過只是“代理人”而已,俄方稱“阻止核大國爆發沖突”,只是沒有直接點美國的名而已。今年以來,美國已兩次向太平洋腹地試射可用于核打擊的洲際導彈,可以說在東部方向已經“調好了準星”,最近不僅在歐洲舉行了“堅定正午”,還宣布“年底將在歐洲部署最新版本戰術核武”,這樣西部方向也做好了準備,還留了后手。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約對烏常規武器的援助,很有可能突破俄方所設“紅線”,看俄方敢不敢“動用一切手段”。如果俄方退縮,則西方就賭贏了。

不過,俄方在“阻止核戰”的同時,也特別指出“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國家生存受到威脅”時,照樣會動核武。所以,俄方這個聲明可以從兩點看,一方面是要“止戰”,阻止核戰;另一方面,則是要針對目前局勢亮明“底線”,把招呼打在前面,這也是俄方一貫的做法。俄方明確表態后,接下來就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會如何接招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