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天號剛與空間站會合,美國神秘衛星升空,執行美太空軍追蹤任務

導讀對中國來說,夢天號空間實驗艙的成功發射與對接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體系的基本建成。隨著實驗艙與核心艙,即問天實驗艙實現會合,中國空間站由...

對中國來說,夢天號空間實驗艙的成功發射與對接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體系的基本建成。隨著實驗艙與核心艙,即問天實驗艙實現會合,中國空間站由三段艙體合體而成的T字結構就能投入使用了。在中國航天員也進入該倉開始研究工作后,中國空間站的運作逐漸進入正軌。

至此,中國空間站的建設進入收尾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就在夢天號上天后不久,世界首富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就發射了一枚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美國軍方的兩顆神秘衛星送上太空。美聯社在一篇獨家報道中強調,此次發射行動與行事低調詭秘的美國太空軍有關。

(獵鷹重型火箭是世界上現役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

對外界來說,美國的這次太空秘密任務似乎可以大書特書一番,它讓外界扭轉了此前因為重返月球計劃而被弄得灰頭土臉的美國航天的形象。

必須承認,前不久美國用于“登月”計劃的新型火箭因為技術故障、天氣原因徹底放棄在本年度內發射,讓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威信深受打擊。

對某些國家或個人來說,此次發射的取消,甚至可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美國可能已經難以重新構建登月時期由兩萬家企業組建而成的供應體系。如今倉促拼湊的“登月”火箭一旦爆炸,對美國來說不亞于“國家災難”。

(大批星鏈衛星不僅給天文學家帶來了困擾,也擠占了地球軌道資源)

同理,美國太空軍的形象也不太體面。自從在前總統特朗普時期正式組建后,美太空軍罕有建樹。在美國國內,甚至曾被當成喜劇電視劇逗笑的對象。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太空軍真的在國際斗爭中沒什么分量,美國的太空技術終究還是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一面。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不少技術轉移到了“太空探索”公司,這家公司擁有的可回收火箭技術以及載人飛船技術,已經成為美國太空民用和軍事力量的底牌。此番美方帶上天的兩顆衛星,就很能說明問題。

美國軍方對于這兩顆衛星的用途諱莫如深。美媒稱,美軍以獵鷹重型火箭搭載的兩顆神秘衛星,是在中國夢天號與空間站會合后發射的。而且美軍對這兩顆衛星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只有美國太空軍“消息人士”透露了一句,它們都可以用來“追蹤太空目標”。對這種過于巧合的情況,外界如果懷疑美軍想跟蹤中國的空間站,顯然也有合理性。

(美國太空軍終究還是有自己的存在感)

事實上,如果要說起美國衛星威脅中國空間站的情況,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就在一年前,仍是馬斯克“太空探索”公司的衛星,曾兩次“異常接近”中國空間站,對執行任務的中國航天員造成了威脅。

中國外交部當時不但證實了這一點,甚至首次披露中國空間站為了規避美國衛星,不得不采取緊急避碰措施。中方因此批評美方不負責任,稱美方雖然口口聲聲宣稱自己的“太空行為是負責任的”,但實際上卻無視《外空國際條約義務》。

而今,隨著美國在地球軌道上出于軍事等不同目的,釋放了大批壽命短暫的小型衛星,拋灑了大批太空垃圾,外界可以發現,美方對于影響宇宙空間資源利用的行為是不以為恥的。美國盡管在登月等航天領域一時還不能突破歷史水平,但是在地球軌道層面還有“一戰之力”。

(夢天號不僅可以釋放衛星,也能釋放更有威力的東西)

實際上,最早在太空搞軍事化那一套的美國,現在卻倒打一耙,反過來對中國和平利用太空說三道四,甚至不惜強行扣帽子。眼看中國在登月、對火星和深空探索方面取得越來越大的成就,美國越發著急要在太空領域也用上地球上的那一套,即對中國進行全面打壓。而這,恐怕才是美國太空軍一次發射兩顆高度保密的衛星,執行所謂追蹤太空目標任務的深層次原因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