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政府三號人物佩洛西以竄訪進行挑釁后,中方作出堅決回應,出臺了八項反制措施,暫停了兩國在多領域中的合作,其中就包括氣候變化的商談。而沒有了中方的參與,美國方面在推動氣候合作上變得寸步難行,心里也越來越著急。美國總統拜登的特使克里近期就再三呼吁中方,請求能夠重啟中美談判。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
那么,拜登政府為什么這么著急希望中方能夠與美國重啟氣候談判呢?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政績。現在距離8日舉行的中期選舉越來越近,由于民主黨在支持率上落后共和黨,拜登政府也是越來越急。眾所周知,共和黨籍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執政時期以“美國優先”的名義各種退群,其中就包括《巴黎氣候協定》。因為特朗普想要重振工業“讓美國再次偉大”,讓制造業回到美國解決空心化的問題,而發展工業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避免,因此才會退出“阻礙”美國再次偉大的氣候協定,并否認人為因素會影響氣候。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而拜登政府上臺后,第一時間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甚至在去年聯合國的COP26氣候大會上為特朗普退群的做法向全世界道歉,并呼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當然,這也是和共和黨政策對著干的意思。然而,一年過去了,拜登政府在氣候問題上并沒有取得什么成績,歐洲國家還重啟了燃煤發電,甚至開起了燒柴、燒垃圾取暖的歷史倒車。因此,拜登政府只能轉頭尋求同樣作為碳排放大國的中國進行合作。
(拜登在COP26氣候峰會上替特朗普向世界道歉)
自從8月初中方暫停兩國氣候合作后,還不到1個月,拜登政府就繃不住了。8月底,拜登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就公開表示,希望能與中方恢復談判,并提出想在本月舉行的COP27氣候大會上與中方“重新走到一起”,甚至猛夸中方負責任地履行了自己的氣候承諾。上月底,克里在一周內兩次表達了希望重啟中美氣候談判的愿望,稱兩個世界最大碳排放國不合作,會影響全球氣候合作行動,希望兩國能找到合作的機會。日前,克里再次喊話中國,希望能一起坐到談判桌前,否則就不會有解決氣候問題的方案。
從克里再三請求中方恢復對話的表態不難看出,拜登政府在應對氣候問題上是有求于中國。本月6日將舉行COP27會議、8日美國舉行中期選舉,必須要在此之前交出一份外交成績單,否則拜登政府恐怕要被共和黨抓住攻擊的把柄了。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
除此以外,氣候問題本質上也是經濟發展權利的問題。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歷兩次工業革命逾百年的發展后,才實現了工業化。以老牌強國英國為例,倫敦在工業化過程中一度被稱為“霧都”,空氣污染嚴重,而環境破壞也是實現工業化所要付出的代價。而特朗普退出氣候協定就在于此,要重新發展美國的工業。而實現了工業化的西方國家企圖以氣候問題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發展,從而保持自己的技術優勢維持世界領導的地位。而氣候大會本質上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博弈,而中美兩國就是這兩大陣營的代表,中方也早已看清了西方的本質,才會有11年前在德班氣候大會上中方代表解振華怒斥西方沒資格講道理的鏗鏘聲音,發展中國家該做的都做到了,但西方國家并沒有兌現減排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的承諾。此外,不能排除拜登政府以恢復氣候談判來“拋磚引玉”,為此后要求中方撤銷其他反制措施制造借口。
(資料圖:2011年德班COP17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
所以,中方的反制擊中了拜登政府的痛點,讓美國徹底坐不住了。那么,美方現在越著急,我們就越要抓住機會。第一,雖然美方表現得越來越急切,但是仍然沒有回應中方對恢復中美談判和接觸提出的前提條件。中國外交部早已明確表態,美方必須消除佩洛西竄訪的影響,這是兩國恢復氣候合作的必要條件。而美方實際上還是沒有足夠的誠意,不但不反思道歉,還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顛倒黑白地把責任推給中方。既然沒有誠意,那么中方就得沉住氣,抓住美方逐漸焦急起來的機會,迫使美方正視中方的核心利益訴求,比如全面準確遵守“一中”原則、不得插手和干涉我們的內政等。
(在格拉斯哥舉行的COP26峰會上,克里傾身與拜登交談)
第二,我們還應抓住機會向國際社會廣泛闡明,我們對全球氣候等國際問題的立場,暫停中美合作是由于美方肆意挑釁的惡劣行徑造成的,中方是不得已而為之,責任完全在美方。而中國仍然會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碳達峰以及碳中和的目標能夠早日實現,為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貢獻中國力量。并爭取得到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與認可,把我們的朋友圈搞得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