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珠海航展日益臨近,參加此次航展的各型號飛機也開始陸續到位。而從“航空工業”官方放出的最新圖片來看,解放軍空軍的轟6K轟炸機已經抵達珠海,強勢入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前往珠海的轟6K,掛載了兩枚之前從未公開亮相過的“巨型”導彈。
圖注:轟6K掛載新銳導彈
對于這兩枚首次亮相的空射導彈到底是什么型號,外界現在眾說紛紜。但大體上有三種猜測。首先,由于這款新導彈的外形,非常像上屆航展時就低調展出過的外貿版高超音速反艦導彈CM-401。因此,這款新銳導彈有可能是CM-401的空射版本。此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也有著面向潛在客戶展示,以便未來打入國際市場的意思。
圖注:CM-401
其次,在今年4月海軍節前,央視的宣傳片中,曾出現過055型驅逐艦疑似發射新型導彈的畫面。從當時的畫面來看,055型發射的導彈,似乎不是亞音速巡航導彈,而像是一款高超音速導彈。外界當時猜測稱,055發射的導彈是我國最新的自用型反艦導彈——鷹擊21。因此,這次轟6K掛載的兩枚導彈,也極有可能是鷹擊21的空射版本,是解放軍的自用型號。
圖注:055型驅逐艦疑似發射新型導彈
最后一種猜測,就是這款導彈不是任何一種空射反艦彈道導彈,而是一款與俄羅斯的“匕首”導彈類似的,用于打擊多種目標的空射高超音速導彈。當然,具體哪種猜測較為準確,就需要我們等待珠海航展開幕后,官方為我們揭開謎底了。
但無論如何,這款新銳導彈的高調亮相,都證明了,我國的空基遠程打擊能力再次獲得了提升。這主要是因為,新導彈有別于亞音速巡航導彈的外形,證明其大概率是一款高超音速導彈。而在當今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放話說,自己掌握了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技術。因此,這款導彈的出現已經讓我國空軍的導彈突防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其次是在射程上,巡航導彈的突防能力,主要來自其從高空飛向目標時產生的動勢能。而為了能夠獲得足夠的動勢能,大部分導彈在發射后不會徑直飛向目標,而是先向高空飛去,在到達一定高度后,再飛向目標。因此,在爬升期間,導彈就會消耗很多的燃料。
而在高空發射的空射導彈,是由轟炸機等作戰平臺提前完成爬升動作,使得導彈在發射后,可以有更多的燃料用來飛向目標。因此,原本同型號的導彈,空射的版本一般都比陸基和海基的射程要遠。以俄羅斯的3M-54“口徑”巡航導彈為例,空射版本的3M-54-A就比最初型號的海基版射程遠80公里。有些導彈的空射版甚至會比陸基版射程遠數百公里。
更重要的是,空射導彈的發射位置絕對要比陸基版的導彈靠前。特別是,這次掛載新銳導彈的是有著“戰神”之稱的轟6K戰機。在制造之初,轟6K就將轟6原本的內部彈倉改成了油箱。因此,這是一款航程更遠的,專門用來發射導彈的空中作戰平臺,可以在距離機場3000公里以上的位置發射空射導彈。真正做到了拒敵于千里之外。
而用轟6K來掛載新銳導彈,無疑也是最佳選擇。畢竟,從照片上看,這款新銳導彈的體積不小,解放軍中的其他戰機也許能夠掛載,但載彈量應該也只有一枚。不像轟6K擁有6個掛點,且各個掛點都可以掛載一定重量的導彈。因此,類似俄軍用米格31掛載“匕首”導彈,只能對敵方高價值目標發動點打擊,無法進行面殺傷的情況,不會在我國出現。
圖注:米格31掛載“匕首”導彈
如果在實戰中,讓轟6K掛載這款突防能力超強的新銳導彈,執行反艦任務,那么轟6K單機滿載出擊,理論上就可以擊沉一艘大型軍艦,如果是團級規模出擊,甚至可以對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形成威脅。
如果用來打擊地面目標,那么在我國“北斗”系統的配合下,一架轟6K理論上就能癱瘓敵方6個節點。再配合上轟6K超遠的航程,一次大機群齊射,就有可能讓沖繩等地的美軍基地陷入半癱瘓狀態。
此外,從體型上看,這款導彈還是一款戰術型的空射導彈,承擔的任務與火箭軍的中短途導彈類似,但其出現已經向外界證明,我國的高超音速導彈不止局限于陸基,在空射方面也已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只要在這款導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我國在未來不是沒有可能研制出可執行戰略任務的遠程高超音速空射導彈。
當然,到了那時,掛載新型導彈出擊,威懾潛在對手的任務,可能就要由轟6的某些后輩擔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