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4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將被命名為費盧杰號

導讀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據防務新聞網站12月14日報道,美國海軍第四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LHA-9)將被命名為“費盧杰”號,以紀念伊拉克...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據防務新聞網站12月14日報道,美國海軍第四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LHA-9)將被命名為“費盧杰”號,以紀念伊拉克戰爭期間美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安巴爾省進行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費盧杰巷戰。

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13日證實了這一件事,他說:“第四艘美國級兩棲艦將被命名為‘費盧杰’號,未來的費盧杰號將紀念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領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費盧杰戰役。這艘兩棲艦的命名遵循了美國海軍用美國海軍陸戰隊知名戰役、早期美國帆船或第二次世界大戰早期航母的命名兩棲攻擊艦的傳統。”

防務新聞報道截圖

美國海軍“費盧杰”號想象圖 圖源:社交媒體

此前,美國造船公司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公司(HII)在幾年10月份獲得了一份價值24億美元的合同,以建造第四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施工計劃于本月開始。“美國”級是美國海軍最新一型兩棲攻擊艦,具備搭載更多F-35B的能力。

2003年伊拉克戰爭暴發以后,美軍在費盧杰進行了兩次艱苦的巷戰。第一次費盧杰戰役發生在2004年4月,代號為“警惕決心行動”,美國在這場戰役中有27人死亡,大約200名叛亂分子和大約600名伊拉克平民被打死。隨后美軍在費盧杰成立了“費盧杰”旅,但該旅在2005年伙同其他武裝分子發動叛變,迫使美國不得不出動海軍陸戰隊在于2004年11月至12月進行被稱為“幽靈之怒”的第二次費盧杰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有100名美海軍陸戰隊士兵被打死,600余人受傷。

這也是伊拉克戰爭以后,美國海軍陸戰隊打過最艱苦的一次巷戰。卡洛斯·德爾·托羅說,這也是自越南戰爭順化戰役以來美國海軍陸戰隊參與的最激烈的戰斗。

美國海軍有使用美海軍陸戰隊艱苦戰役名稱命名軍艦的傳統,例如美國海軍曾為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命名為“順化”號和“長津湖”號,以紀念越南戰爭中慘烈的“順化戰役”和抗美援朝中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美國海軍第二艘“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就是以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名之戰,美國第一場在外國領土上的戰爭——1805年的“德爾納戰役”命名。

“費盧杰”號將會是“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1批次(flight 1)二號艦,該艦艦長257米、寬32.3米,滿載排水量約為45000噸。在常規部署狀態下該艦可以搭載13架直升機、12架MV-22“魚鷹”旋翼機以及6架F-35;在制海部署狀態下該艦可以搭載20架F-35戰機。和0批次不同,從美國級第1批次一號艦“布干維爾”號開始,“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再度恢復了塢艙設計。

0批次和1批次對比 圖源:美國海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