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快建設“3+N+1”特色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

導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林紅)為進一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讓更多促進共同富裕的舉措直達人民,12月13日,重慶銀保監局印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林紅)為進一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讓更多促進共同富裕的舉措直達人民,12月13日,重慶銀保監局印發《關于加快建設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 促進安居樂業 助力共同富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全市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堅持黨建引領,擦亮“紅金渝”金融行業黨建品牌,以“三網融合”“N個場景”和“一站通達”為抓手,加快建設適合重慶特點的“3+N+1”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具體包括引導機構將新市民金融服務融入“金融機構網點+街道社區”的社會基層治理網、數據互通業務協同的“金渝網”、強化行為管理的銀行業合規管理網;貼合新市民“安居樂業”的各類需求和使用場景痛點,擴大有效供給,降低服務獲得門檻;探索推進一站式服務,建設新市民金融服務示范區、示范點,在政務服務平臺開設“新市民金融服務專區”,共同打造重慶新市民金融服務特色品牌等。

據了解,目前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在新市民金融服務融入社會基層治理實踐中已有較多經驗積累。例如,農行榮昌支行積極探索黨群服務模式,與雙河街道辦事處共同舉辦金融服務進社區活動,幫助外地在榮大學生及時獲得貸款支持,滿足了創業初期資金需求。交行彈子石支行與彈子石商會開展聯建共建,打造“鄰距離 心親近”社區金融服務典范,使新市民金融服務更加貼近群眾。

今年3月以來,重慶銀保監局就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樂業實施細則》,推進發揮政策合力,搭建數字平臺,豐富金融供給,已基本形成了涵蓋創業就業、安居消費、子女教育、醫療、養老、基礎金融服務等全方位的新市民金融服務體系。

目前,新市民專屬信貸產品和保險產品30余個,信貸余額近200億元、保險金額近30億元。其中,不與戶籍掛鉤的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渝快保”賠付水平為全國主要省會城市最高。

重慶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引導,加大示范引領和監管激勵,進一步激發金融機構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內生動力,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新市民重點群體傾斜,讓新市民在重慶立住腳、留住心、扎下根。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