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高中時期,學生還可以運用多讀書、刷題的方式為自己的升學多爭取幾分,到了大學畢業,部分同學的學習能力已經退化了不少,這個時候擺在學生面前的考公、考編,就更不容易了。
這類考試,學生單靠刷題可能行不通,筆試能過,那面試呢?沒有技巧是不行的。雖然很難上岸,但是每年扎堆報考的人數蹭蹭上漲,大家都想在體制內分一杯羹,考到即賺到的心態,是大部分同學具有的。
考上了當然高興,但這不能代表學生就可以躺平了,因為自己所在的崗位,到手的工資可能對于支撐生活來說是杯水車薪。那么如何讓自己將更多的福利待遇收入囊中呢?最直接的惡辦法就是升值,職稱評級變高。
職稱評級將不再影響退休金?教師聽完內心雀躍,公務員卻感受不同
越是正規的單位,人員的工作等級就劃分得越明顯,這是為了方便管理。積極進取的畢業生在上崗之后就懂得看好自己的發展空間,甚至在報考之前就鎖定了上岸后的晉升方式。
那些還在原地等待的同學,經歷了一批又一批新上任的畢業生,他們如同走馬觀花,來了又去,新鮮血液不斷出現,如果這個時候,老人還是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那就值得自我反思了。
家里“有礦”的同學也許不用考慮晉升,也可能不用自己考慮就能獲得機會,那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同學,還是別想著繼續按部就班了,得拿出點成績來,爭取獲得更高的職稱。
職稱是和員工的收入直接掛鉤的,比如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之間的差別可不是地位和受到的尊重,還有貨真價實的“票子”差異。
職稱的等級還會影響退休金,以公務員為例,退休金的發放比例和職稱級別息息相關,想拿到80%以上,不僅工齡要夠,等級也得夠。
這就給很多非應屆生帶來了很多困擾,因為工作的年限較短一些,晉升會緩慢,退休金到手就和那些上岸的應屆生沒法比了。
不過據網傳職稱評級將不再影響退休金?未來可能會成為現實,教師聽完內心雀躍,公務員卻感受不同。二者所處的角度不同,工作的性質和福利待遇也有一些差別,所以有不同的想法。
教師和公務員的不同反應,可以看出哪些差距?
首先老師能歡呼雀躍的是,職稱評級不再是壓在自己身上的一座大山了。對于這個評級,其實很多老師都心知肚明,有的老師教學和管理能力沒有那么強,但是做學問還可以,隨意職稱等級很快提升。
有的老師不擅長做學問,但是教學能力是有的,不憑借論文獲得的榮譽實在有限。還有一些鄉鎮教師,在評級的時候存在劣勢,沒有良好的培訓條件,也沒有機會去研究論文,如果因為職稱就影響退休金,內心難免有不滿。所以當這樣的消息傳出來,老師會很開心。
公務員倒不是很期待,因為公務員很看重自己的職位等級,不僅是因為退休金的優勢,還有在日常工作中的方便,如果職稱和退休金不再相互影響,那么平日里的收入大家都不相上下,是不是就會出現“佛系”的人呢。
教師和公務員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相關部門在盡力保證二者之間的收入保持齊平,希望也能在制度上多一些完善,這也能方便大學生的報考。
大學生報考體制內,應該具備發展的眼光,而不是只看薪酬
“鐵飯碗”的崗位雖然值得追求,但是學生們在報考的時候也不能一門心思想著上岸,就不考慮怎么分析職位的利弊,隨便報考了。和高考報專業一樣,考生要思慮周全,大學的專業可以轉,體制內的崗位,轉崗卻不容易。
值得讓學生們注意的是,很多看起來是穩妥的崗位,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可能將編制轉為合同,比如之前人們覺得高速收費崗位很不錯,但是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這類人員的需求直線下滑,被迫轉崗和失業的人有很多。
還有教師崗位,別只看薪酬,比如那些奔向深圳或者其他大城市當教師的同學,有沒有被降薪影響到,想象和真實情況若有云泥之別,那就會讓學生的從業熱情大大降低。
公務員和教師編,你會選哪一個?(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