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不一定是天賦異稟,但大多具備這兩個特點

導讀中考作為學生學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兩場考試之一,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可以說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隨著普職比的調整,中考儼然已...

中考作為學生學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兩場考試之一,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可以說是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隨著普職比的調整,中考儼然已經成了家長的一個“心病”。

但當家長的,哪個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有些家長眼里,那些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定是天賦異稟,說白了,天生就是讀書的料。

但其實放眼重點高中,真正能用天賦異稟來形容的同學也是寥寥無幾,但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大多都具備這兩個特點,快看看你家學生有沒有。

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不一定是天賦異稟,但大多具備這兩個特點

不可否認,“天賦型選手”確實有,這類同學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像平時也不怎么學習,打籃球、玩游戲、發展興趣愛好什么的,一樣不少,但是一到考試,成績就是能在學校里名列前茅。

但這種學生可遇不可求,一個班級能有一個兩個都是多的了,而且這類同學一部分可能真的是天生,另外一部分可能是靠家庭環境的熏陶,這個還真不是一般學生能效仿的。

不過比起人人羨慕的“天賦型選手”,其實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同學,大多是具備這兩個特點的同學,第一個是自律,自律的同學,并不是指每天只知道學習的同學。

而是指那些知道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的同學,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哪怕手里的游戲再好玩,或者說當下做的事情再喜歡,都能說放下就放下,然后馬上投入到學習的狀態里去。

這樣的同學,既知道為自己留一下放松的時間,不會死讀書,也不會一玩起來就沉迷于此,規劃不好時間,有這種特質的同學往往有的概率會考上重點高中。

第二個是有目標,很多同學雖然聰明,但是卻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高速成長的階段,這個時候學生們的成績會逐漸開始分層,在想法上也逐漸開始變得不一樣。

有一些同學成績開始下滑,甚至開始放棄學業,如果同學們這個時候,不能早早確定好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很可能會因為身邊朋友的改變,而改變。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時候沒有目標感的同學是很容易因為身邊人的幾句話、幾個行為就走偏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初中階段,家長還是要適當的關注一下學生的社交圈子的原因。

初中階段是“別人家的孩子”,為何高中階段,突然就變得泯然眾人?

挺過了中考的考驗,學生們進入高中,家長的心剛放松沒多久,新的壓力又來了,有些同學在初中階段的成績明明很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卻突然泯然眾人,不過爾爾了,這又是怎么回事?

首先,初中階段屬于義務教育,學生們按學區上學,學苗沒有進行過篩選,但是高中是經過了一番篩選,你覺得學生是初中階段的尖子生,但能考上重點高中的,哪個又不是初中階段的尖子生呢?

其次,高中階段的學業難度較比初中階段上升的不是一點,初中階段雖然學習物理、化學,但學習的都是一些很基礎的知識,計算量也不多,政史這兩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學了但是分值卻不高。

但是到了高中就不一樣,所有科目難度都上升了一大截,而且所有科目的重要程度也都上來了,所以高一階段尚未分科的同學,很可能會因為科目太多顧不過來而導致成績下滑。

最后,就是心態問題,初中階段,大家都是繃緊了一根弦去備考了,中考一結束,同學從內心里會覺得可以放松了,帶著這樣終于完成任務了的心態去到高中,一時間就很容易調整不過來學習的狀態。

雖然到了高中之后,從別人家的孩子逐漸泯然眾人的的確是不少,但是在高中階段卻有一次“力挽狂瀾”的機會,那就是文理分科,尤其是現在大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實施新高考。

高考選科也更靈活,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這樣即便是之前的成績稍有遜色也可能會實現逆風翻盤。

話題討論:你覺得你身邊的學霸都具備哪些特點?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