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烏克蘭土地,用兵連禍結形容絲毫不為過,赫爾松之戰還未完全結束,扎波羅熱又成新的爭奪焦點了。
扎波羅熱將是烏方進攻、挑釁和探查防線的主要方向,也是俄方進行防御的重要紅線。
原因很簡單,扎波羅熱位于赫爾松的東北、頓巴斯兩地的西南,是俄軍在烏東和烏南作戰的重點區域之一。
若俄軍在扎波羅熱也失去優勢,克里米亞就更加危險了,馬里烏波爾也可能“失守”。為此,俄方加大了對扎波羅熱地區的防御。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3日報道,俄軍正在扎波羅熱州一個重要地區加強第二道防線。且赫爾松方向第聶伯河兩岸的通道被炸,也使已經轉移至第聶伯河左岸的俄軍相對安全,赫爾松方向騰出的兵力也將被調遣至扎波羅熱前線。
對俄軍意義重大,對烏方也是如此。12日,烏克蘭基輔等地再次拉響了防空警報,能源設施仍處在被炸的風險內,居民生活的不穩定也將隨著寒冬的來臨而加劇。
但,顯然奪回扎波羅熱也有利于緩解這一窘境。烏方若拿下扎波羅熱不僅可以獲得作戰優勢,還能控制扎波羅熱核電站,彌補全國能源設施被俄軍破壞的損失。
兩個詞來概括烏軍目前的狀態吧,一是士氣高昂,二是作戰嚴謹。
俄軍撤離赫爾松令烏方士氣大增,想要一鼓作氣。但同時,從準備工作來看,烏軍也沒有松懈對俄作戰。
在赫爾松方向,據環球網11月13日報道,烏軍打擊了位于赫爾松地區第聶伯河左岸的俄軍新陣地。
在扎波羅熱方向。據塔斯社梅利托波爾12日報道,有40多個國家的雇傭兵目前正在扎波羅熱市附近參戰,同時烏防空部隊在扎波羅熱地區已成功抵御了俄軍的攻擊。
可以看得出,撤離赫爾松使戰線在向俄的防守區逼近,且俄軍并未完全控制頓巴斯,戰況對俄是相對不利的。
除了戰場形勢嚴峻,歐美的動向也令俄羅斯不安。
一是,歐美國家繼續對烏進行軍事援助,烏軍獲得先進武器,對身處逆境的俄羅斯發起反攻是一大阻礙。
二是,美國將幫助烏克蘭重建基礎設施。據塔斯社華盛頓11月12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發表書面聲明稱,美烏已經討論了幫助烏克蘭重建重要基礎設施的問題。
如此一來,美國不僅給烏克蘭傳遞了“你放心打,我幫你處理問題”信息,還有可能借此將自身力量深入到烏克蘭境內。即使俄烏停戰,美國對烏克蘭強有力的影響力或許會令俄羅斯依舊“夜不能寐”。
三是,歐洲“討伐”俄羅斯。據參考網11月13日報道,歐洲領導人將出席G20峰會,目的之一是團結持反對俄羅斯觀點的盟友。
歐洲國家不僅要一起尋求有助于沖突降級的解決方案,還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通脹加劇、能源安全和氣候危機等問題擺在桌面上,希望俄羅斯能在峰會上就當前局勢給出“明確”解釋。
簡而言之,就是要在G20峰會上集體討伐俄羅斯,俄羅斯將直面來自西方“價值觀”的質問,不自在和郁悶肯定是有的。況且俄軍剛剛撤離赫爾松,戰場失意令俄羅斯更加心煩意亂了。
但還是那句話,戰場決定一切,俄羅斯要想擺脫窘境就必須拿回戰場優勢才行。具體來說,俄軍不僅要保留住赫爾松和克里米亞方向的有生力量、還要在扎波羅熱取得漂亮成績,“任重而道遠”啊,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