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后才明白,補課和不補課的學生差別有多大,早點知道就好了

導讀生活質量的提高,家長的教育理念也有所提升,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于學生提出的任何要求,家長都會盡全力滿足,天下父母心,這就是當...

生活質量的提高,家長的教育理念也有所提升,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于學生提出的任何要求,家長都會盡全力滿足,天下父母心,這就是當家長的偉大吧。

雖說學生是不愿意學習的群體,但自尊心卻很強,看著同班同學的成績那么高,自己也不甘示弱,只不過憑借自己的努力很難超越,于是,積極求學的學生會提出“補課”的要求,家長聽到這樣的要求,別提有多開心,會毫不猶豫給學生拿錢,但這樣做真的對嗎?

學習如此枯燥,學生能有上進心屬實不易,家長肯定全力支持,而且補課確實會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提升,高考考出高分,本以為這樣沒錯,結果一位大學生的分享,讓我們看清了現實。

上大學后才明白,補課和不補課的學生差別有多大,早點知道就好了!

在高中階段,選擇補課的學生不在少數,學生學習跟不上,進行補課似乎也是理所應當,有家長表示,等學生的成績上來,再把補課班停掉也不遲,還是要以課堂為主,補課只是“輔助工具”罷了。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選擇補課的學生會有依賴性,遼寧的一位大學生小郭,就是通過補課考上了大學,上大學是好事,但他發現,高中時期,補課和不補課的學生差距很大,他表示很后悔。

上大學后才明白,補課和不補課的學生差別有多大,高中三年,小郭就補了三年,考試雖然不是最高,但也是中上等生,最后考進了一所本科院校,還算很理想,上大學后,他意識到了就業嚴峻,勵志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結果并沒有做到。

小郭發現自己是很想學習,但卻很難堅持,需要他人的監督,或者是單獨輔導才可以,這樣的想法在大學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他的內心很掙扎,想改變自己,卻發現習慣早已經養成,換句話來說,就是自律性很差,不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

而高中時期不補課的學生,就很自律,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課余時間去圖書館學習,完全不用任何人的操心,期末考試的時候不但不掛科,還能考出高分數,而再看自己,在掛科的邊緣徘徊。

這樣的對比,讓他恍然大悟,原來補課與不補課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習慣養成,小郭直呼:簡直太可怕了,早點知道就好了,這樣在大學期間的自己,還能收獲頗豐,真是后悔當初補課。

通過小郭的經歷,我們會發現,補課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性,過于依賴輔導老師,對此,有家長會說:這是不是要絕對了,可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如此,筆者認為,確實絕對,但既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家長就該重視,而不是將其忽略。

長期補課確實會給學生造成影響,家長要打消學生補課的想法

很多學生因為補課,會忽視本來的課堂,有輔導老師的幫助,學生會覺得聽不聽課無所謂,反正自己能學會,學生的這種想法就是錯的,這樣不僅是在浪費錢,還會讓學生分不清主次,若讓學生長期補課,更是會給學生造成很大影響。

因此,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不算太差的話,家長就要打消學生補課的想法,讓學生自己去努力,有不懂的問題,可以直接咨詢學校里面的老師,當把不會的難題,統統都學會時,學生就能取得好成績,所以家長不要什么事情都依著學生,當然了,在反對的同時,家長務必要說出自己的理由,否則學生會很有可能會厭學。

高中生想法多變,家長無意間的一句話,都有可能讓學生“多想”,若直接拒絕學生補課的要求,學生會誤以為家長不想讓自己好,那么心情可想而知,老師建議家長們可以這樣做,從而讓學生不受到影響。

家長要去夸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覺得自己能力行,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高分,同時還要將補課所帶來的弊端,告知學生,學生會明白家長的用心,最后,還需要家長做的就是共同努力,與學生并肩作戰,不讓學生感到孤獨,還要與老師建立聯系,時刻關心學生的學習動態,直到高考結束。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你是否支持學生補課,會拒絕學生的要求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