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名已被錄取的高考生,不去報到選擇復讀?原因頗有些耐人尋味

導讀“唯名校論”似乎要成過去了,2022高考生愈發現實,不會單純地只看學校名次,但是,不可忽視名校光環的效力。如果雙一流名校放在眼前,你會...

“唯名校論”似乎要成過去了,2022高考生愈發現實,不會單純地只看學校名次,但是,不可忽視名校光環的效力。

如果雙一流名校放在眼前,你會忽略其他一切、義無反顧的選擇嗎?可能有人會說,先考上再說,考上雙一流名校,分數就會淘汰一大批人,能考上十分不易,自然要選。

然而,今年一所高校卻備受“嫌棄”,盡管是非985、非211,卻是“雙一流”高校,整體實力很強,被錄取的考生沒有如期報道,紛紛跑去復讀了。

105名已被錄取的高考生,不去報到選擇復讀?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廣東華南農業大學,知名“雙一流”高校,全國重點大學,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實力強勁,獸醫學是A-學科,還有10個B類學科,校園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更是好,華農酸奶也非常有名,校園設施齊全,食堂飯菜物美價廉,鳥語花香,不少學生心中夢想的學府。

就是這樣一所就業率很高,既能學知識,又能享受生活的高校,105名已經被錄取的本科新生,竟然沒有來校報到。

根據校方網站公布消息來看,這105名新生在規定報到時間起到2周內都沒有來,沒有和學校請假,也沒有說要保留入學資格,學校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長長的名單中,清楚地看到,這些錄而不來的學生,分別來自國際教育學院、都柏林國際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獸醫學院和動物科學學院等

再看生源省份,多半是廣東本地的考生,能在老家上一所雙一流名校,難道不好嗎?河南、河北的考生,估計都會很羨慕。

大家都很不理解,況且考生人數眾多,叫人難以置信,如今,高考升學競爭激烈,高分考生幾乎遍地都是,加上,復讀的出路有所變窄,早已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考生們究竟為啥不去報到呢?

考生被雙一流名校錄取,反而去復讀,原因頗有些耐人尋味

105名考生沒去報到,原因是現實又扎心,“學費昂貴”或許是主要原因,國際教育學院和都柏林國際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均是中外合作辦學。

表格中,這部分沒來報到的學生,被金融學(國際班)、會計(國際班)、食安班(都柏林學院)、園藝班(都柏林學院)錄取,學費對應的就是6061元(專業學費)/年+3.6萬元國培費/年和6.5萬元學費/年,學習4年,費用就達到了三四十萬,普通家庭的學生,基本都是讀不起。

資源環境學院中,也有國際班的學生,學費是6853元+3.6萬元,叫人咋舌,實在是有點讀不起了。

學校的地理位置或是另一個原因,黑龍江、HK、寶島的考生,可能是覺得太遠了,如果趕上特殊情況,想回家可是太難了,一個人只身在遠方求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如復讀一年,報考一所離家近一些的學校,這也都是有可能的。

專業不是強項,農學類專業是強項,水利、土木工程、電子工程、人文、藝術類等專業,還有其他普通高校中的這些專業,可能都要強過華南農大,就業是一大問題,考生和家長都要為以后做打算。

誰也不想畢業就待在家中,苦讀十多年書,為的不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嗎?考生寧愿再承受一次“高三之苦”,也不想最后白白浪費了努力。

復讀沒有太多限制,考生想好了,下定決心了,那就再考一次,希望你們來年能夠如常所愿,考上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2022高考復讀生數據出爐,想復讀要慎重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竟然有超過70萬名考生,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結果也沒去報到,大部分人選擇復讀,少數人選擇出國留學,為的是給自己拼一個美好的未來。

今年高考生中,復讀生比例高達近17%,應屆生們壓力山大,升學競爭日益激烈,多個地區官方發布通知,公立學院將不再招收復讀生,想再讀一年,學生需要去私立學校,學費比較貴,壓力是原來的幾倍。

想要復讀一定要慎重,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條件允許,自身潛力大,選擇報到,日后考研、考公、考證,或是直接就業,也不是沒有出路,不必鉆牛角尖。

現實是殘酷的,對于考生不去報到,理性看待,每個人的想法、需求不同,考生若是思量好了,倒也不必指責他們。

討論話題:你怎么看待“華南農大被105名新生‘放鴿子’”一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教育聽我說#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