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招聘60余名輔導員,報名條件堪稱“天花板”,博士是標配

導讀同為教師群體,其實不同階段的職位,在人們心目中的認可度不一樣。高校作為教育的高等階段,對于教師團隊的要求自然要比中小學更高。但大學...

同為教師群體,其實不同階段的職位,在人們心目中的認可度不一樣。高校作為教育的高等階段,對于教師團隊的要求自然要比中小學更高。

但大學老師也分為不同的類型。相比中小學時期,班主任既講課又帶班,高校里輔導員的工作只是管理學生,并不需要在學術方面有太高的水平。不過,輔導員的應聘標準卻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尋常。

武漢大學招聘60余名輔導員,報名條件堪稱“天花板”

能在大學里任職,即使是普通的學校,應聘者的能力往往也不一般。除了在學歷上顯出一定優勢以外,個人的履歷也非常重要。

就比如筆者以前就讀的大學,新聘輔導員時基本上是碩士,而且要在學生會擔任過“正部”及以上的職務,才能證明具備合格的“組織能力”。

名校離我們普通人的距離有點遠,他們的輔導員老師又是什么樣的標準呢?知名985院校武漢大學公布了招錄標準,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根據學校發布的2023屆學生輔導員招聘崗位要求,本次將招聘六十余名新員工,總數不超過64位。相比過往的數量,屬于“擴招”。

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招聘這么多人,就代表標準會降低。看完武大輔導員崗位的報名條件,你就會感到,這真是同行里的“天花板”級別。

該校的文學院、外語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化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等多個學院,均有新增輔導員的需要;服務于本科生和研究生階段。

報考條件的第一條,就足以排除很多畢業生,那就是已經入黨的身份。其實大學期間是爭取這個機會的最簡單時機。但是好學校里生源水平高,競爭顯得更為激烈。

如果只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或者因為疏忽了哪些層面,沒有順利通過申請,遇到這種好的工作,就只能羨慕別人了。

其次,要有較高的素質和管理能力,而且輔導員要跟學生交流并傳達通知,對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要求。不過這些都還好說,最難的是學歷標準。

在我們的印象中,做本科生的輔導員,碩士或本科經歷已經夠用。但是想報名武漢大學的話,你需要拿到研究生學歷之中的博士學位才行。

幾乎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把博士的標準降低為碩士,那就是“特別優秀”的人。根據過往經驗,通常指清華、北大或海外頂級院校的畢業生。

武大的輔導員團隊中,博士確實是“標配”

在我們看來,或許這樣的標準叫人不免意外。不過翻翻過往幾年的招錄要求,以及現任輔導員團隊的水平,就會發現原來博士生真的是“標配”。

而且其中不乏清北、科學技術大學、華科、復旦、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的畢業生。其中武大本校的博士,留用的比例也不少。

更令人佩服的是,其中有很多95后的年輕人。有些畢業生年齡不大就拿到博士學位,估計是有“跳級”或“直博”的經歷。

看完這些優秀人才,總會讓人一邊佩服他們的才能,一邊自嘆不如。對比之下,自己確實顯得比較平庸。但是博士生去當輔導員,也讓很多網友提出質疑。

博士生任職輔導員,算“屈才”嗎

武漢大學確實是國內非常有地位的高校,能在這里當老師自然是令人羨慕的。不過網友也好奇:能拿到博士學位,通常能力不低。

輔導員的崗位畢竟只是很基礎的管理工作,負責查寢、落實通知等瑣碎的內容,博士生會不會覺得屈才?去做科研工作,或者去名企做核心技術人員,收入和發展前景不是更好嗎?

事實上,這種現象也是有原因的,科研崗位需要的人數畢竟有限;而去企業的話,盡管眼前收入可能較高,但未來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容易面臨中年失業的情況。

在武大擔任輔導員卻相當于半個鐵飯碗,而且名校的輔導員往往工作任務更多。他們不僅負責日常的學生管理,還要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監督和幫助,所以部分崗位是限制專業的。

【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一招聘標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