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自考畢業全職考公,三年未果活成“三無人員”,還該不該堅持

導讀近幾年來,國考的報考熱度也是不斷飆升,一來是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國考報名人數自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二來也是現在的就業形勢下,比...

近幾年來,國考的報考熱度也是不斷飆升,一來是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國考報名人數自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二來也是現在的就業形勢下,比起一時的風光,大家似乎更加愿意追求細水長流。

但越是大家都看重了公務員的好,那考公的競爭壓力也就越大,2022年國考報名人數大概在212.3萬人,但提供給考生的崗位也不過在3.12萬左右,其中還有大部分僅面向應屆生招生,只能說報考容易上岸難。

比起成功,其實大部分考生最后也只能淪為“陪跑大軍”,但往往這類考生是最糾結的,不考了白白浪費了這一年的復習時間,繼續考,下次能不能上也是一個未知數,無數考生都在默默經歷騎虎難下的尷尬處境。

30歲自考畢業全職考公,三年未果活成“三無人員”,還該不該堅持

貴州一位考生,就是眾多騎虎難下的考生之一,而且這位考生的處境和普通落榜考生相比,似乎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讓他在2023年國考悄然臨近之際,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中。

這位考生2019自考本科畢業之后,就一直沒有工作,已經30歲的他決定開始全職備考公務員,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參加過4次國考、4次省考已經6次事業單位,但成績一直都馬馬虎虎屢戰屢敗。

如今身邊的同學已經在而立之年,成家立業買房買車,而自己明明一直都非常努力,但最后卻成了一個無車無房無女友的“三無人員”,中間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放棄,但是總覺得自己堅持了這么久,就這么就放棄了,內心多有不甘。

于是也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到網上,想著能夠聽取一下大家的意見,但對此,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評論區里不少壓著年齡大齡考生成功上岸的過來人勸這位同學在堅持一下

反正已經浪費了幾年的時光了,不妨就在35歲之前再拼一把,不然就算找了一份其他的工作,未來也一定全是后悔,用最后這兩年的時間就當給自己不留遺憾,也算值得了。

但相比較“堅持”,更多網友還是選擇“勸退”,包括筆者也是一樣的看法

首先,30+的年紀確實不小了,35歲不僅對于考公是個大關,對于社招同樣也是,那個時候上岸無望,社招的路也不會太好走。

其次,通過這位考生分享自己數次考試的成績也能看得出來,這位考生可能沒有那么適合考公,連續數次連進面的機會都寥寥無幾,如果真的是每次都擦邊上岸覺得不甘心也就罷了,這個成績不如趁早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路。

最后,數年的備考其實也讓這位考生的心理壓力達到了一個極限,否則也不會在網上吐露心扉,壓力看上去好像是進步的動力,但其實壓力更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與其苦苦煎熬,不如趁著年紀還不算很大,及時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讓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軌。

如果實在覺得遺憾,也可以考慮邊工作邊備考,雖然這樣學習效率可能會不如全職,但至少能讓自己的心理負擔不會那么重,而且也算給自己某得了一條退路,心態放松了,再加上多年備考的底子,說不定反而會給自己一個驚喜也說不定呢?

考公可以有,但建議考生千萬不要“鉆牛角尖”,適合別人的未必就適合自己

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愿意把求職的第一選擇瞄準在考公上,人各有志,這樣的選擇并非不行,但在決定考公之前,大家就要明白,考公不是一件輕松事,大家千萬不要鉆牛角尖。

有些人的個性就是比較適合備考,可能一次就能上岸,但有些同學可能就是備考幾年都上岸不了,同學們如果對自我認知不清晰,可以嘗試這考一年兩年。

能上岸最好,不上岸也無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一定要一條道跑到黑呢,只要畢業生能夠調整好心態,其實不管是進入哪個行業里,都一樣能夠有一番作為。

筆者寄語:

像這位考生這樣一直執著于考公的考生,在生活中應該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希望大家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明確內心想要的是什么,不過選擇權永遠在考生自己手里,不做讓自己后悔的決定就好。

話題討論:換做是你,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