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道“中國確實想推動危機解決進程走出死胡同。”《俄羅斯報》網站5月25日這樣評價到。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將于5月26日抵達莫斯科,就烏克蘭危機問題進行磋商。俄外交部稱,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主管獨聯體事務的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米哈伊爾·加盧津將與李輝舉行會談。
報道稱,李輝將帶著他在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歐盟舉行會晤的結果來到俄羅斯。現階段,中國特別代表的主要目標是匯總相關各方的意見。顯而易見,目前各國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的態度差異很大。
“唯一真正聽取各方觀點的人”
中國的出發點是,只有停止軍事沖突才能帶來積極結果。中國特使李輝的意見在這里非常重要,因為他是唯一真正設法匯總各方觀點、包括聽取俄羅斯立場的人。
北京很清楚,局勢非常復雜。但無論如何,中國將作為唯一為調解各方作出切實嘗試的國家而載入史冊。
報道指出,許多國家試圖在談判進程中擔當調停人,把烏克蘭和俄羅斯帶到談判桌前。但中國卻采取了另一種做法。北京意識到,這不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沖突,這是一個涉及多方的沖突。有鑒于此,中國正試圖調和各方立場,例如,歐洲國家對烏克蘭局勢也沒有統一的意見。
此外,應當明白,北京并沒有孤立地分析這些提議。問題不僅僅在于呼吁。也許中國是唯一擁有解決烏克蘭危機切實杠桿的國家。例如,這包括調整貿易格局,愿意參與沖突結束后烏克蘭設施的重建,并擔當投資者等。
未必立竿見影卻積累共識
另據俄羅斯《獨立報》5月26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普里馬科夫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亞歷山大·洛馬諾夫在受訪時指出:“顯然不應期望李輝訪俄之行會立竿見影。中國習慣于不是為眼前,而是為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工作。”
此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26日報道,歐盟官員在與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會面時,呼吁中國推動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高級外交政策官員莫拉25日在布魯塞爾會見了李輝。
根據歐盟的一份聲明,莫拉歡迎李輝上周訪問了基輔,也歡迎中烏元首進行了通話。雙方討論了俄烏沖突以及促進公正和可持續和平的方式。
另據中國外交部官網信息,李輝24日在同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米夏埃利斯會面時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以貫之、清晰明確,核心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
李輝23日與法國外交部政治和安全事務總司長蒙多洛尼會面時,也提到中國愿與各國加強對話交流,為停火止戰逐步積累共識、打下基礎。
或是“隧道盡頭的曙光”
對于中國勸和促談的作用,拉美社5月25日報道,一位薩爾瓦多分析家日前指出,在戰鼓正在歐洲響起的背景下,中國對俄烏沖突的和平建議可能成為“隧道盡頭的曙光”。
德國漢諾威大學哲學博士、薩爾瓦多分析家戴維·埃爾南德斯在談到俄烏沖突問題時指出,中國的和平倡議“得到了許多國家的支持,并得到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的積極評價”。
埃爾南德斯強調了中國政府提出的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等在內的十二點和平建議。
埃爾南德斯強調,中國提議導向的是建立一個沒有戰爭、沒有不公平待遇的新的世界秩序,在這個秩序中將能看到和平、全球平衡和各國之間的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