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這些突出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共同信念。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既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一直致力于中華藝術的弘揚傳播,并且鑒古知今,守正創新,從中華藝術和上海美術入手,以自己的專業實踐,為中華文化的發揚光大竭盡全力。
去年12月開始在我館舉辦的“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和文化傳播工程成果展”,梳理了中華創世英雄譜系,塑造了中華創世英雄人物,傳播了中華創世英雄故事,弘揚了中華創世文化精神。這項工程通過對于中華創世神話的溯源、梳理、展示,凸顯中華優秀文化法天象地、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和生態理念的傳統,弘揚中華祖先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的創造精神,從而進一步培根固元、塑魂鑄魂,樹牢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共同體意識,闡發中華優秀傳統在當今的意義,為今天的改革創新、銳意進取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我們可以從創世神話中尋繹到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和道德觀的淵藪,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參與了近年來上海組織的每一次大型主題性創作項目,構成了一個上海城市歷史文脈的藝術紀錄。我們將在今年七月初推出“美術作品中的上海”常設展,可以從中看到上海從數千年前福泉山、崧澤的文明遺存,一直到近十年來翻天覆地的巨大的建設新成就。這是一部描繪上海歷史的藝術畫卷。通過展陳,每一個觀眾都能夠感受到上海的歷史脈絡、社會變革、時代潮流以及近十年來的巨大的成就,并且在上海的歷史發展中,看到中華優秀文化歷久彌新的強大生命力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巨大成就。
當前,中國的美術館事業正逢盛世,是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時機。目前正在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擁有美術館數量已達到100個。1956年成立的上海美術館在2012年遷入中華藝術宮后躍上新臺階,正在如何創新發展中國式美術館的發展道路上,上下求索,勉力前行。我們正努力開辟一條既符合世界美術館建設發展的基本規律,又契合我國、我市文化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創設了“何謂海派”與“海上觀潮”兩大系列展覽品牌,深耕本土文化,放眼世界潮流。同時呼應時代要求、人民要求,消弭人為界域,拆除臆造圍墻,把美術館延伸到地鐵、社區、街道、樓宇車棚甚至電梯;我們還把普通市民請進來作為策展人,策劃舉辦符合他們要求的展覽。我們把“人民城市”的理念當作我們美術館的事業的核心價值觀和新發展引擎,堅持人民至上辦館理念,真正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在我們美術館的具體工作中實實在在地體現出來。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把“城·人知美”作為自己的使命和口號,以“大美術館計劃”為依托,聯合上海中國畫院、上海油畫雕塑院、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共同組成上海“國有美術航母”,把自身的發展融入到上海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之中,用美術館的成就賦能上海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發展,努力使自己成為都市文化發展的強力引擎和活力源泉,成為都市文化旅游的流量入口和主目的地,成為人民群眾近悅遠來的精神家園。
作者: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館長 陳翔
編輯:傅璐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