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西方攤牌:想讓發展中國家減排,你們每年要交一千億美元

導讀據悉,在上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一“睡”成名,他在強調“氣候變化問題是目前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后又多次閉目養神,并...

據悉,在上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一“睡”成名,他在強調“氣候變化問題是目前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后又多次閉目養神,并被助理提醒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就大搞要求發展中國家履行減排目標的行動,其中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和印度也被西方國家多次催促;美國氣候大使克里曾多次稱贊中方“對減排做出了突出貢獻”,但美媒并不滿意印度政府緩慢的進程,認為他們對完成承諾目標沒有熱情。

消息稱,印度的承諾是在2030年前將其一半的能源需求通過非化石燃料來實現,現在距離這一目標差距非常大。一方面來說印度大多數地區仍在采用傳統的煤炭、石油燃料為主導的工業模式,尤其是現在加工制造業崛起后排放比之前顯得更大了;此外印度公共汽車和私家車的能源也沒有被替換為電力的計劃,能源轉型緩慢。有報道指出莫迪政府當下沒有那么多錢去替換清潔能源,而且關閉工廠減排也是不現實的,他們只能采取持續拖延的方式。

4日,莫迪政府又提出了條件。他們稱將會在11月6日于埃及舉行的202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提出新建議:發達國家需要履行承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用于緩解氣候變化,以及實現減排的目標。目前印度仍然愿意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幫助減緩全球變暖,并完成之前所說的“在2030年前將其一半的能源需求通過非化石燃料來實現”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這條承諾并非是印度首先提出的,而是在此前氣候峰會上發達國家主動許諾的,但此后一直沒有兌現。

一些分析認為,這些西方國家并未兌現的承諾不在少數,從奧巴馬政府時期開始炒作的“全球變暖危機”針對性也很強。排量和GDP直接掛鉤,限制發展中國家的排量就相當于削弱了他們的經濟,使其難以趕超發達國家;正是如此過去歐美一直推出了所謂的“環保少女”等氣候代言人,將這一概念推廣到極限。所以許諾的千億美元補貼也只是說說而已,每個人都明白他們的誠意到底有多少,印度去“要”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前在歐洲的天然氣危機下,很多國家已經重啟了煤炭廠、化石燃料能源等所謂的“非清潔燃料”,為了度過冬天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在即將召開的這屆氣候峰會上,不少媒體都預計西方人士的聲音會小很多,他們擔心自己過度使用高污染能源的“老底”被揭開,所以眼下會低調行事。對此有評論稱:“這本來就是一種純粹的霸權主義;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西方大量使用高污染能源發展經濟,實現了經濟騰飛變為發達國家后又轉頭限制發展中國家;要‘清算’排放總量就必須將歷史上的數字一起加起來,這樣中國和印度遠不如他們。”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