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一天兩次突破,碾壓美防長一聲嚎叫,太空戰正在向中國襲來

導讀百日離京之路終于結束了,盡管有綠碼,到北京西站還是因需要補票被勸返,返回保定換乘了一次動鐵,終于進京,開始了7日居家。抱著手機刷屏...

百日離京之路終于結束了,盡管有綠碼,到北京西站還是因需要補票被勸返,返回保定換乘了一次動鐵,終于進京,開始了7日居家。

抱著手機刷屏,看到美防長奧斯汀狂言:美國必須保持太空優勢以應對中國挑戰。我就想,不妨讓獲獎團隊給美國霸權也來一個“彈窗”,讓其寸步難行,根本不可能無法無天。恰好此時,看到“一天兩次重大突破”的報道,航天科技又出新成績,鼓舞人心!但愿這就是給美國太空霸權的另類“彈窗”。

這兩件大事,都是航空航天領域的突破,對美防長奧斯特期盼的太空優勢無疑是一種諷刺。《環球時報》記者11月5日從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處獲悉,當日,由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自主研制的中國最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首次整機試車,以及中國推力最大的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首臺整機熱試車均取得圓滿成功。“最大推力”“推力最大”,都是最關鍵的發動機,一個首次,一個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在一天之內完成兩次航天動力系統的重大突破!

一天完成的兩次突破,有一組數據非常醒目地說明突破在哪里。其一,四倍于現役火箭發動機。中國最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設計推力500噸級,是現役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四倍,采用世界上最大的補燃循環發動機推力室。其二,3-4次點火啟動能力。中國推力最大的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采用重復使用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具有低成本、高可靠、使用維護方便、性能優異、無毒無污染等特點。其地面推力80噸,真空推力90噸,具備3-4次點火起動能力,可作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可重復使用運載器及低成本一次性運載火箭的動力裝置。

其三,48小時的再次飛行。液氧甲烷發動機發動機采用全電控,具備“智慧大腦”,即健康監測和故障診斷系統,可不下箭快速測發,48小時即可再次參加飛行。能夠滿足總體任務重構等需求,多項技術指標均居國內同等規模液氧甲烷發動機前列。根據權威消息,此款發動機實物將在即將開幕的珠海航展上精彩亮相。大家可以一飽眼福,這個符合商業發動機的設計初衷。

我國推力最大的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首臺整機熱試車畫面 我國推力最大的8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首臺整機熱試車

可以肯定的是,大家不久前都曾經為一個大消息歡欣鼓舞。2022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在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的托舉下成功入軌,并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11月3日,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

這其中,已有瑞士、波蘭、德國、意大利等17個國家的科學實驗項目確定入選中國空間站。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講,“讓我們共同祝愿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不斷創造新輝煌,期待中國空間站早日成為全人類的‘太空之家’”。

由此來看,一日兩次突破,是中國航天視野整體突破的一個縮影,是中華民族偉大崛起的重要標志,帶給整個人類社會的是合作、和平和希望。相比于美國的太空軍事化以及企圖”一家獨大”的霸權思維,盡管都是在太空博弈,但的確是“一個在天上翱翔,一個在地下陰溝”,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但好人不知道壞人有多壞,壞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我們有必要看看,2022年11月2日,國防部長奧斯汀在美軍太空部隊職責變更儀式上的講話中,要如何保持太空優勢以應對中國挑戰?

補充一點小資料,美國太空軍(guardians)是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6月18日下令美國國防部立即啟動組建的軍隊,太空軍獨立于空軍,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第六軍種。這個商人總統,盡管下臺很狼狽,但在軍事上做了一些事情,除過成了太空軍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將“5G作為軍備新賽道”。為此,針對中國華為中興等相關企業,啟動了瘋狂的封殺,拜登雖然是一個戰爭慣犯,但其在軍事上乏善可陳,倒是在做“院子里的流氓上”,絲毫不亞于特朗普。

言歸正傳,我美國防長有什么伎倆,可以比中國有太空優勢。從其講話看,最需要關注的是“一個標志、一個對手、、一種威懾、四個意味、一個希望”。

“一個標志”:與其說將美太空軍職能變更作為標志,倒不如說開始衰落的美軍依然將狂妄自大作為一個標志。奧斯汀在發言中指出,“今天標志著美國太空部隊的又一個里程碑,首次舉行了職責變更儀式”。他認為:“美國是太空領域的霸主,我知道我們的太空部隊守護者會保持這種狀態。你們是保護我們免受來自天堂威脅的勇敢者,是開拓道路的勇敢者,以及那些將永遠在那里、永遠在上方的勇敢者。

“一個對手”:奧斯汀繼續渲染《2022年國防戰略》所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唯一的競爭對手,但恰恰說明中國的強大不可阻擋。奧斯汀說,正如《2022年國防戰略》所概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唯一的競爭對手,其意圖是重塑國際秩序,并且越來越有能力這樣做,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是我們國防部的“節奏挑戰對象”。

“一種威懾”:美防長道出了美國霸權的本質,即利用綜合優勢地位威懾他國,達到自己唯利是圖的目的,這種威懾延申到包括太空的所有領域。奧斯特指出,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家和防止沖突,我們將依靠綜合威懾。奧斯特認為,綜合威懾意味著在所有領域——空中、陸地、海洋、網絡空間和太空——以及整個沖突范圍內的無縫協作,這將“與我們無與倫比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網絡同步完成,以向任何潛在對手清楚地表明,侵略的風險和成本遠遠超過任何可以想象的收益——而美國太空部隊對于綜合威懾至關重要”。

“四個意味”:奧斯特的所謂意味,涵蓋了太空系統的彈性、技術創新和進步、對手的代價和盟友的合作,可以看作其針對中國保持優勢的四個步驟。對于如何發揮太空部隊在綜合威懾中的作用,奧斯汀提出了“四個意味著”:這意味著太空系統必須更具彈性;這意味著必須堅持不懈地追求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幫助該部門保持和擴大其優勢;這意味著讓任何潛在的侵略者違反這些規則將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意味著與盟國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太空中建立集體力量。

“一個希望”:這個希望到落了回來,不說空虛的狂妄之言,而是直接指出太空部隊的轉型,總算體現出了一個防長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但愿不是念稿子。奧斯汀最后提出希望:“我知道你們已經準備好根據你們的戰略、作戰和戰術經驗,全速推進太空部隊的運作和轉型。”

對于美軍的太空軍轉型計劃,我們既要歡欣鼓舞中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突破,更要深入分析美軍太空軍事化,并以中國為唯一對手的咄咄逼人伎倆;我們既要堅定航空航天事業的和平理念,不走美國窮兵黷武的衰落道路,也要認清其惡劣行徑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堅持和平發展和軍事博弈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為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其一,要兼顧發展與安全,貫通太空和其它主權空間。堅持“太空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同時,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和視野,經略太空資源,保衛太空資產,維護太空和平。其二,要獵人結伴圍剿“太空獨狼”,建立“太空維和部隊”。美國霸權在其它領域是”群狼戰術“,但在太空目前基本上是“獨狼”方式,其它跟隨者還沒有這個能力。為此,中國可以聯合俄羅斯,金磚國家以及上合組織,有針對性地建立“太空維和部隊”。

其三,要有斗爭的緊迫感,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兼備。太空領域的斗爭精神,更多體現在高瞻遠矚和未雨綢繆層面,要在航空航天事業的總體設計中,融入戰斗要素,防范太空霸權。太空領域的斗爭本領,一定要針對美國霸權。我們要看到,美國太空軍早就放出大話:只要進入戰時,將第一時間干擾中國北斗系統。太空戰已經不是打不打,而是別人瞄準你打的階段了。

一句話總結:安全和發展兩手都要硬,精神和本領兩者都要強,占領太空制高點,建立人類社會太空命運共同體。

秦安,2022年11月6日,北京延慶米糧屯。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