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賬了?澤連斯基口風突變:我們從來沒有下令襲擊克里米亞大橋

導讀據悉,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內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的導彈襲擊持續超過6天,大約30%以上的能源設施被摧毀(烏克蘭能源部長發布的數據),多個城市...

據悉,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內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的導彈襲擊持續超過6天,大約30%以上的能源設施被摧毀(烏克蘭能源部長發布的數據),多個城市出現了用電困難。而俄方報復性轟炸烏克蘭的“起點”被認為是克里米亞大橋遇襲事件,該事件事后被俄方查明是由烏克蘭情報部門和境內的“間諜分子”配合,將大量炸藥通過貨運的方式層層轉移到橋上,然后引爆造成的,調查報告還附帶了很多證據,但烏方并沒有承認指控。

消息稱,在大橋爆炸事件次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對外明確表示:克里米亞大橋事件只是一個“開始”,他們還要摧毀更多被占領的東西;而烏克蘭國防部也發聲明稱“莫斯科號和大橋都被摧毀,所以下一步會是什么?”空軍官方賬號也發文宣布“一切都將屬于烏克蘭”。這幾乎是默認攬下了所有責任,《紐約時報》刊登了烏克蘭官員透露是他們策劃的文章;還有很多烏公民在“克里米亞大橋爆炸”的宣傳牌前合照等,這件事的熱度非常高。

然而20日當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突然拒絕承認這件事了。在加拿大電視臺直播的采訪畫面中,澤連斯基對加政府的援助表示感激,還稱烏克蘭和加拿大更像是“一家人”;此外他還譴責伊朗方面不承認對俄提供無人機,表態自己“絕不相信伊朗政府”。當被問及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時,澤連斯基矢口否認并對記者表示:“我們絕對沒有下令這樣做!”

從烏克蘭國內的“全員歡慶”,到現在總統府突然不認賬之間就隔了不到兩周時間,難以確認中間發生了什么。但有分析認為,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境內發起報復性轟炸后,一些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居民的態度就變成了責怪澤連斯基“為了報復的心理快感而不考慮后果”,并指控基輔方面在襲擊之前必然就明白他們的民用設施也會遭到報復,為了在國際上賺取名聲而不惜一切代價。也有烏克蘭國內人士譴責政府:假如是在克里米亞戰役時襲擊大橋尚且“有理由”,現在襲擊大橋不僅對俄造成的影響不大,反而拿著己方平民的命運來做交換籌碼,令人非常不齒。

所以就在輿論發生轉變的前提下,澤連斯基直接否認推辭掉一切襲擊大橋相關的責任,則又能占據主動權指控俄羅斯“先打擊民用設施”,這或許是他們不認賬的原因。對此有評論稱,經過第一階段大張旗鼓的宣傳,基本上西方國家都認可了“烏克蘭政府策劃攻擊克里米亞的橋梁”的結果,各方對此態度不一。不過現在澤連斯基又不承認了,這種言論恐怕不會起到任何作用;試想除了烏克蘭方面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又有誰有能力將炸彈運送到戒備森嚴的大橋上?要知道事情不只是一起普通的襲擊。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