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到了墻角,馬克龍在記者會上當眾指責美國:你們在搞雙標

導讀據悉,由于長期積壓的矛盾爆發,本周法國多座城市的“大罷工”行動已經開始,目前仍未緩解。在能源危機、通脹高升和其他經濟問題的影響下,...

據悉,由于長期積壓的矛盾爆發,本周法國多座城市的“大罷工”行動已經開始,目前仍未緩解。在能源危機、通脹高升和其他經濟問題的影響下,不少民眾從上個月開始就已經“拒絕工作”,但讓事情真正鬧大的直接原因是反對派政客聯合工會加入罷工行動中,開始光明正大地拆馬克龍的臺子。工人們要求立刻降低能源價格、提高福利和補貼,實際上這些訴求對于馬克龍來說難于登天,尤其是能源領域他們受制于其他國家,只能等出口國主動降低價格才能實現。

消息提到,本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向美國和挪威隔空喊話:“你們為我們提供能源,這很棒,但我們不能付給你們四倍的價格。這可不是友誼的真諦。”顯然“友誼論”沒有取得什么效果,出口國家甚至都沒有回應法國;后續在本周召開的歐盟峰會上,馬克龍聯合意大利、波蘭政府再度提出要求歐盟使用“限價”的手段,讓各國團結起來抵制高價能源;不過德國、荷蘭等國家卻反對這樣做,導致馬克龍直接指責朔爾茨:“你們在孤立法國!”

21日,歐盟峰會結束后馬克龍又發起了牢騷,他在記者發布會上宣稱:“美國國內市場上天然氣的價格比美國向歐洲所出售天然氣的價格便宜三四倍。這是雙重標準”。這次他倒是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馬克龍計劃在12月份訪美,雙方洽談這一問題。對于法國總統指責美國“雙標”的行為,歐美將其形容為亂推卸責任,本月初、峰會上和現在,馬克龍已經為了能源危機找到了三個對外宣泄出口,卻從來沒有認真審視過自己的問題。

有分析認為,馬克龍前去美國和拜登去沙特的結局很可能一樣,關于能源談判一事無成。究其原因是從以往經驗就能夠看出來美國在外貿領域有很強的“原則性”,他們想要讓步就必須獲得足夠的利益,即使是援助其他國家時候也都附帶了額外的條款。那么馬克龍想從美國獲得廉價天然氣出口,他們手中并沒有握著讓美方“心動”的籌碼,談判結局就沒有任何樂觀可言。能源和物價燃眉之急要想消解,法國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效仿德國,用“千億歐元”規模的補貼來穩住民眾。

值得一提的還有,關于馬克龍在峰會上提出美國“雙標”的問題,美媒卻不這樣認為。在《華盛頓郵報》上個月刊登的一篇版面文章中,提到天然氣和石油等能源一樣是受到國際市場影響的期貨,那么價格就有權利浮動上漲或者下降;當前價格處于高峰期,美國能源商人賺了很多,其他國家卻認為這種售賣是“沒有道理”的,本身就是道德綁架。對此還有美國網民評論稱:“我們為什么要為歐洲人的痛苦生活來買單?要知道這種情況下供應他們天然氣已經足夠了,一些人不懂得感謝還要提出其他的無理要求,他們在期待什么?”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