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武裝日本,美國遏制中國的布局,一天都沒有停止

導讀【編者按】本文為作者牧之野授權,“秦安戰略”在今日頭條平臺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周末到了...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牧之野授權,“秦安戰略”在今日頭條平臺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周末到了,但美國遏制中國的布局進程一天都不會休息。

針對中國的戰略定了之后,我們需要習慣美國的動作,它不會只在某一個節點下注,而是在所有可能出現的點投入資源,半島、南海、印、中國臺灣省、看哪里最先“有戰果”。

在整個防止中國統一臺灣的扇面布置上,日本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點,這一周美對日的布局值得關注。

一是日本政府考慮增加防衛費用從2023年度的6兆日元逐年增加1兆,在2027年達到10兆規模。

路透社表示:日本和中國的微妙外交關系、經濟依存度,雖然不大可能承諾直接參與保衛臺灣,但有很大可能被卷入沖突。

二是有信息表示,美臺正考慮在臺生產武器,而這正式美日同盟產業鏈一環的轉移,如此,美日臺安全合作越做越實。

近日,美國務院已批準向日本出售32枚標準六SM-6防空導彈,估計4.5億美元;而臺積電也在積極考慮在日本擴大產能。

三是明天22日,岸田文雄將與澳洲總理Alabnese會晤和簽署新的雙邊安全合作宣言和安全協議,通過盟友協同遏制中國。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當下這種擴軍規模是二戰后最大的,從日本內部講,美國的松綁迎來了幾十年來最好擴軍的機遇,不僅是態度上默許,美國明暗還在松綁對日軍售。

從目前看,美國要在五年內完成武裝日本和臺灣省。

東京拓殖大學教授川上高司就表示,日本政府可通過將2027年設定為中國取得東亞軍事優勢的一年,順勢擴充軍事實力,爭取民眾支持增加國防開支。

《對于歷史節點的判斷》

引用聯合早報的報道,一名參與國防建設計劃的日本高層官員說,2027年的重要性,政府全體官員有共識。

在當下,這幾乎形成了一種無法扭轉的大勢,是美國主導的,這一切的目標,最符合美國預期的,大概就是:

打爛東亞,犧牲日本和臺灣省,拖住中國發展。

獨立派的安倍遇刺后,日本各方都基本都處在美國的牽線下,難以形成獨立意志,與中國經濟聯系的力量是微弱的,從此次日元匯率的慘狀和被劫掠就能看出來,靠經濟已經無法牽住日本了。

未來幾年,美對日臺的軍售會更加頻繁有效,如勢頭不破,則戰爭的概率越來越大。

留給我們的時間其實并不多了。

當下,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再拖住日本,中日關系似乎再一次朝著災難走去。

可是,談何容易,且不說美國對日本的控制無孔不入,可以光明正大吸日本血而不會引起反感,我們拿什么再去吸引日本呢?

現在一說日本大多留言都是報仇和滅國的言論,似乎火燒東京便是ZZ正確,可,哪有那么簡單。

美國承諾用核武器保衛日本,韓國希望美國部署核武器,朝鮮馬上要做核試驗,中國如果無法讓東北亞保持和平,可能統一臺灣都會變得艱難。

到處是棄子,美國本土卻無恙。

所以對待日本,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和超常規的手段,不要過早把日本視為敵人,但也必須有必要的堤防,否則,五年不破冰,事態必然發酵。

軟的硬的都要說,從內心講,中日千年歷史,彼此熟悉,日本這個國家最大的敵人并不是中國,而是希望擺脫美國控制,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國家。

如果我們認識到美國是中國的主要矛盾,那么當下就必須冷靜處理好和日本的關系,不能讓日本就這樣隨意淪為棄子。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繼續施加影響,或日本已決心一意孤行,試圖把珍珠港的一幕賭在中國,選擇一定要成為中國的敵人,那么我們必須說出“如果沒有了中國,世界也沒有存在必要的”狠話,不能給美日感到任何可以逃脫的僥幸。

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會怕任何事,本著最大的誠意,也做最壞的打算,怎么選,就要看日本怎么想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