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5億歐元!歐盟宣布對烏援助計劃,美防長:暫緩對烏實施軍援

導讀據報道,日前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向外界透露,烏克蘭已經告知歐盟,希望歐盟每月向烏克蘭提供30億至40億歐元的款項,用于支持烏克蘭維持正常運...

據報道,日前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向外界透露,烏克蘭已經告知歐盟,希望歐盟每月向烏克蘭提供30億至40億歐元的款項,用于支持烏克蘭維持正常運轉,馮德萊恩強調,這筆錢應該由歐盟和美國等盟友共同提供,因為對于目前的烏克蘭來說,穩定的資金來源尤其重要。

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此前在會議上已經決定每月向烏克蘭提供15億歐元,明年撥款總額或高達180億歐元,其中還不包括支持烏克蘭重建捐款費用。為此,歐盟準備研究,通過沒收俄羅斯在歐盟境內的超過3000億歐元資產,用來援助烏克蘭,并可幫助其在戰后進行重建。

在整個歐洲遭遇能源危機,普通人付不起電費和天然氣費,工廠和企業因成本飆升而停工倒閉的情況下,馮德萊恩想的不是怎么救歐洲,而是怎么讓烏克蘭把戰爭打下去,歐盟正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除了援助資金,更多的武器被運送到戰場上,挪威提供了超過45%的庫存榴彈炮,斯洛文尼亞提供了近40%的坦克,捷克提供了33%的多管火箭炮系統。之前華約國家的庫存武器更是成為主要目標,已經見底,但這些國家依然在勒緊褲腰帶援助烏克蘭。

不僅有歐盟的支持,美英等國也在軍事上給予大量幫助,另外,烏克蘭還可能得到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支持。這意味著烏克蘭有了強大的財政支持。可以和俄羅斯打持久戰,對抗下去,這種“湊份子”支援烏克蘭的行為,也讓烏克蘭又增強了信心。

與此同時,歐盟對烏克蘭軍援的行徑也引起了一些成員國的不滿,自從2月份俄烏沖突爆發之后,歐盟就啟動了“歐洲和平基金”(EPF),以便給成員國軍援烏克蘭發補貼,第一筆資金為5億歐元,成員國上報了約6億歐元的花費,等于可以支付大約85%的費用。第二筆資金為15億歐元,可是成員國上報的花費達到33億,報銷比例降到45%。

這也引起了許多國家的不滿,因為之前的保持高比例報銷,軍援烏克蘭甚至可以“賺錢”,舊庫存當新品報價,如今報銷的東西多了,錢沒加,比例只能降。很明顯,西方國家將軍援當做了一門生意,同時也顯現一個問題,就是在西方看來烏軍援越來越成為一個負擔了。

事實上,俄烏沖突的爆發沒有令歐盟從中得利,反而讓其成為最大的輸家,只能一邊掏腰包援助烏克蘭,一邊被美國收割,最終結果就是歐盟成員國相繼爆發了大規模抗議,馮德萊恩卻繼續選擇跟隨美國持續拱火,導致局勢一步步升級,也讓歐洲民眾出于水深火熱之中。

而且就連美國也有不小的負面影響,最近美防長奧斯汀對外表示,暫緩對烏實施軍援,美國及西方盟國現在已經難以滿足烏克蘭對先進武器和精確制導彈藥的需求,言外之意就是,烏克蘭對這類武器的需求量太大,而美國現有庫存和生產能力跟不上了,只能減少軍援。

對此外界有兩種猜測:一種認為就是烏軍作戰消耗太大,美軍火商供應力度不足,更別說歐洲國家了;另一種則是認為,美國政府在刻意放緩對烏援助,擔心局勢升級導致美俄之間的直接沖突。

據悉美軍援烏克蘭的金額至少已經超過200億美元,這其中大多數是常規武器系統。但隨著戰場形勢的發展,烏方的需求越來越大,包括高性能、精確制導的武器,而且俄烏沖突已經打了快8個月了,武器裝備彈藥物資消耗巨大,實際上美軍現役裝備的大量庫存都已經援助給烏克蘭了,比如像“標槍”反坦克導彈,美軍自己的庫存量已經不到三分之一。

因此奧斯汀的表態并不是“哭窮”,而是確實供應不上,多行不義必自斃,如今美方以及歐盟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都出現了疲憊的信號,這對烏軍在戰場上的發揮也會有一定影響,烏克蘭現在就是在為美歐打仗。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