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又出大爆劇了。
以美國史上最讓人毛骨悚然的食人魔為原型的驚悚犯罪劇集一上線就爆火,成為今年最受歡迎的劇集之一。(本文已規避血腥畫面,請放心閱讀)
(圖片來源:遠鑒字幕組)
創下各項收視紀錄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今天,就讓報姐和大家好好聊聊這部年度恐怖劇集——
食人魔達莫
達莫這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漢尼拔你一定不陌生。
沒錯,就是那個血腥變態的食人魔漢尼拔。
這個徹頭徹尾的瘋子的原型,就是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杰弗瑞·達莫。
從1977年開始,達莫連續虐殺17名男性,并將尸體肢解、煎煮甚至吃掉內臟。
1991年,他因多起謀殺罪被判處16次終生監禁,也就是900年刑期,然而僅3年后,他就因為口角被獄友殺死在獄中。
慘死在達莫手下的受害者,大部分是黑人和亞裔,最小的只有14歲。
駭人聽聞的犯罪手法、血腥變態的犯罪場面,讓達莫被稱為“密爾沃基怪物”。
案件背后美國社會對有色人種的忽視以及警察的不作為,更是引發了整個社會的動蕩和抗議。
這一次,網飛請來曾執導《美國恐怖故事》的瑞恩·墨菲擔任監制,“快銀”伊萬·彼得斯飾演食人魔達莫,再現了達莫冷血邪惡的發人行徑。
達莫的原生家庭、受害者家人及鄰居的心理創傷、社會的層層漏洞,也被詳細地呈現。
自上線以來,這部劇連續數周穩居收視率榜首,不僅進入最受歡迎榜單,也引發討論狂潮。
熱度高漲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爭議。
片中詭異的氛圍以及對各種變態情節的高度真實性再現,讓不少觀眾聲稱熬不過第一集。
口碑也呈兩極化分布。
目前IMDb評分8.1,豆瓣8.1,爛番茄新鮮度僅有58%。
不少人質疑網飛在對殺手進行美化,超高的話題度為達莫吸引了大量粉絲。
受害者家屬更是公開批評網飛“吃人血饅頭”,拍攝前從未征求過自己的意見。
開播前期劇集的LGBTQ標簽也惹怒了一些性少數群體,目前網飛已經刪除這一標簽。
劇集上線之后網飛更是趁熱推出了紀錄片《對話殺人魔:杰弗瑞·達莫訪談錄》,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殺人魔的自白。
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近杰弗瑞·達莫。
故事要從通風口的異響和異味開始說起。
一位黑人女性正在家中觀看新聞,通風口傳來隔壁房間的電鋸雜聲,陣陣令人作嘔的異味已經持續將近一年。
隔壁房間的中年白人男性放下了手中帶血的電鋸,從冰箱李拿出啤酒一飲而盡。
面對鄰居的質問,他謊稱家中腐肉和死掉的熱帶魚太多,并保證周末會打掃房間消除異味。
隨后,他走進附近的同志酒吧,以攝影師的身份尋找付費模特,很快將一位黑人崔西帶回家中。
一杯啤酒下肚,崔西意識變得模糊,他試圖逃走,卻被拿刀威脅,還被帶上了手銬。
趁對方不注意,崔西立馬奪門而逃,狂奔向馬路上的警車。
警察在崔西的帶領下回到那間恐怖的公寓,發現了大量的血跡還有各種不對勁。
仔細一搜,抽屜里的肢解照片以及冰箱里的頭顱和人體器官,讓警察立馬逮捕屋主并封鎖現場。
一樁震驚全球的連環殺人案就此揭開。
上面那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白人男性,就是冷血殘忍的殺人狂魔達莫。
他混跡于同志酒吧,自稱攝影師誘導黑人同性戀男子作為獵物來到自己家中。
隨后會遞上一杯混有強效安眠藥的飲料,讓獵物昏睡。
緊接著進行一些驚世駭俗的殺人嘗試。
有時他會對著尸體自W,隨后掏出內臟,或煮或煎,并親口吃下。
有時他會在獵物頭上鉆出一個洞,倒上酸性液體,讓受害者痛苦而緩慢地死去,并美其名曰:“制作活僵尸”
在過去的13年里,他已經用上述手法殺掉了17個男人。
時間跨度之長,受害者之多,作案手法之殘忍,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自童年起,達莫就是個怪人。
母親濫用藥物導致情緒時常失控,父親沉迷工作,一旦回到家中就開始和母親爭吵。
毫無安全感的達莫在學校也和同學格格不入。
偶然一次,父親和達莫發現了一只負鼠的尸體,達莫非常著迷,父親便帶著他一起完成了對尸體的解剖。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兩人一起解剖了各種死在車輪下的動物尸體。
解剖,成為了達莫童年最快樂的事情,每當撫摸內臟達莫都變得莫名興奮。
或許就是從這時起,達莫開始了對尸體深深的迷戀。
18歲那年,父母的矛盾達到頂峰,最終在一次大吵后不歡而散。
母親拋棄了達莫,帶著未成年的弟弟離開了家,父親也沉迷工作不知去向,獨自在家的達莫開始酗酒度日。
正是這時,他殺了第一個人。
彼時達莫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性取向。
一次外出時他遇上一個頗有好感的慢跑者搭便車,便邀對方去家里小酌。
達莫一心想要示好,對方卻著急離開,情急之下達莫用啞鈴砸暈了對方,隨后把他勒死。
對著尸體自W,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事后,達莫把骨灰灑在自家后院,因為這樣對方就可以一直陪伴自己。
之后9年,達莫沒再殺過人。
直至一次一夜情時,他在亂醉中將對方打死,醒來后慌亂不已。
達莫再也無法控制自己,成為了一個徹底的魔鬼。
邀約、下藥、奸殺,殺人三部曲再也無法停歇。
殺紅了眼的達莫,也曾差點被救贖。
那是一個陽光的黑人男孩托尼,他的世界沒有聲音,但卻樂觀善良溫暖。
兩人在同志酒吧相遇,共度了美好的一晚,第二天托尼離開時達莫一直沒有下手。
他短暫地相信了一下托尼。
然而托尼忘記拿鑰匙再度返回達莫的公寓時,達莫還是沒能忍住,下了狠手。
惡魔就是惡魔。
扭曲的內心之外,達莫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和當時美國社會的執法漏洞脫不了干系。
第一次殺人之后,達莫開車棄尸,路上因為喝酒過多導致開車不穩,車身搖晃到被警察截停。
面對警察的盤問,他只是隨便編了幾句話賣了個慘就輕松逃過。
奸殺14歲的老撾少年時,對方在半昏迷中逃出達莫的公寓,被黑人姐妹救下并向警察求助。
匆匆趕來的達莫謊稱對方已經19歲,是自己的同性戀人。
即便眼前的亞裔男孩赤身裸體,頭部流血不止,警察還是將他送回了達莫的公寓,隨后達莫將他折磨致死。
達莫的鄰居更是多次打電話投訴隔壁深夜傳來呼救聲,請求警察前來查看都被敷衍了事。
一個年輕的白人男性,想要犯罪實在是太容易了,代價也太低了。
當時美國社會的執法漏洞以及白人主義,讓破綻百出的達莫輕松逃過一次次地盤查。
案件暴露后,不作為的警察也僅僅是帶薪休假幾天躲避風頭。
更諷刺的是,達莫的爸爸在達莫入獄后寫下回憶錄成為暢銷書作家,達莫本人也收獲大批粉絲,甚至有人效仿他犯下更令人發指的連環殺人案件。
那些無辜的被害人家屬,卻一生都無法緩解失去摯愛的痛苦。
這部劇用來回跳躍的插敘手法,呈現了一個食人魔孤僻邪惡的一生。受害者家人的多視角講述讓人格外心痛。案件背后的種族議題也掀起了一波波的熱議。
導演沒有用大尺度畫面來制造噱頭,很多場景都平靜內斂,卻讓人頭皮發麻。
演員伊萬對食人魔的精準演繹,也讓本劇直擊人心,質感十足。
毫無疑問,這是有史以來以達莫為原型的影視劇中最成功的一部。
然而劇集之外,本劇和真實事件還是有不小的出入。
達莫的父母在他童年時并非如劇中那樣痛恨彼此,相反的是十分和諧,而且對達莫格外關愛。
達莫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種族主義者,劇中卻并未提及。
演員本身自帶的氣質讓不少人把本片稱為《達莫的性感影集》,達莫本人也因此被浪漫化甚至“偶像化”。
毫無疑問,劇和紀錄片的火爆已然讓這位食人魔再度成為世人的焦點。
劇中所呈現出的破碎童年、家庭矛盾、社會漏洞在無形中合理化了達莫的行為。
對于不少觀眾而言,食人魔的故事只是獵奇。但對于受害者家人來說卻是一波又一波的傷害。
就像是在劇中的結尾,政府推倒了達莫生前所住的公寓大樓,仿佛一切都未發生過。
只有受害者的家人們,在每一次經過時暗自垂淚。
別讓獵奇的目光,帶來更多的傷痛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