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風波里
當地時間,11月9日,俄國防部宣布從赫爾松市撤離至第聶伯河左岸。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令人意外,細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俄軍宣布從赫爾松市撤離仍包裹層層迷霧,烏軍反應冷淡引人深思
令人意外的是,過去20多天,烏軍被證明在赫爾松地區以不計損失的沖鋒并沒有什么成果,赫爾松大決戰也是一拖再拖,直到美國中期選舉開啟了,仍然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為民主黨造勢的意圖沒有實現,目前共和黨鐵定拿下眾議院)
然而這種情況下,俄軍卻干脆利落選擇撤離赫爾松市,不奉陪了。
烏軍反而迷茫了。顯然,烏克蘭最想要的是在赫爾松方向尋求與俄軍正面交戰,并正面擊潰俄軍,并順勢收復赫爾松。但不想,俄軍竟然果斷撤出了。
于是,我們看到一出魔幻大劇。
目前來看,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對俄國防部這種重磅決定有多種猜測。令人魔幻的是,烏克蘭內部出現大量聲音認為俄羅斯這是假撤軍真誘敵,其中包括烏克蘭高級官員,也包括專業軍事博主。澤連斯基以及其他軍事領導人并未在推特等發布烏軍大捷的戰情。
其中最重磅的表態來自于烏國防部。它的主要觀點概括起來就是:
1、俄羅斯司令部關于從赫爾松撤軍的聲明可能是表演,而談論切入點赫爾松還為時過早;
2、俄羅斯司令部的聲明可能是“信息和心理行動的一部分,以便對真實的意圖產生錯誤印象”
3、與此同時,赫爾松附近的防御邊界已經建立,俄羅斯正規部隊已經 ,并準備好保持防御。
而俄羅斯方面,盡管瓦格納集團領導人葉夫根尼·普里戈津、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等公開支持蘇羅維金和紹依古的決定。
普里戈津就這樣表示:“從第聶伯河右岸撤軍的決定并不容易,但它表明指揮員隨時準備對士兵的生命負責。以最小的損 軍是蘇羅維金的成就,這強調了指揮官的個人素質,他的表現是一個不怕責任的人。”
而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與他的觀點類似。
但在俄羅斯內部似乎彌漫著大量悲觀的情緒。甚至有人將赫爾松撤軍形容為這是俄羅斯最為恥辱的一夜。
俄羅斯軍事博主
顯然,綜合來看,無論是外界,還是烏克蘭當局都對俄羅斯此次宣布從赫爾松市撤軍有不同的解讀,相比而言,烏克蘭當局總體上是相當審慎的。
俄軍是否在接下來一周內完成撤出赫爾松市,烏軍又是否直接大規模進軍赫爾松市,仍是包裹在層層迷霧之中。但時間會給出答案。
需要強調的是,基于軍事常識,俄軍撤離早有跡象,現在從烏軍這么謹慎、并沒有冒進來看,肯定是有嚴密計劃和部署。
換言之,俄軍顯然有部署負責殿后精銳部隊。此外,也沒有明確俄軍是完全撤離還是部分赫爾松市。這一點可能需要通過烏軍的反應來進行判斷。
目前,烏克蘭官方稱:俄軍只是不在赫爾松市區布防,并沒有在周邊以及工業區撤退的跡象,有把該市區作為誘餌的企圖,烏克蘭軍隊可不能上當、貿然進城!
俄軍真的撤了,并非假撤軍真誘敵。但顯然已做好安全撤離的充分準備。
據俄媒報道,11月9日,衛星通訊社記者與民眾一起搭乘最后一班輪渡離開右岸,駛向左岸。操控輪渡的俄羅斯軍人對衛星通訊社記者說:“今天平民很少,大多數人在此之前就已經離開了。”
并且當天,撤離輪渡不僅運送人員、還擺渡轎車、卡車以及救護車。
這表明,俄軍是真的撤了。
至于是否是誘戰之計?如果從軍事角度來講,俄軍部署精銳部隊殿后,甚至設下埋伏,這都是正常操作。古往今來,但凡是知名軍事將領策劃的有準備的軍事撤離,尤其是連對方也感到意外的撤離行動,往往都會讓人心頭浮現的是:不要貿然行事、盲目追擊!
因為吃虧上當的軍事案例不勝枚舉!
顯然,穩妥起見,通常很多軍事集團都會選擇審慎行事,雖然有可能錯過最佳進攻機會,但也沒有因盲目追擊而遭到潰敗或失利的風險。何況,是真是假,用不了幾天就能清清楚楚,而且還可以小股試探。
最新消息顯示,烏軍已經出現在赫爾松卡利尼夫斯克。之前這個地方,烏軍持續多輪進攻將被打退、損失慘重。但現在烏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這個據點。
它說明俄軍是真的撤了!
未來局勢如何發展?
客觀來看,從整個態勢來講,自紅利曼失守后,俄烏雙方已經在前線整體平靜一月有余,雙方對攻規模并不大,俄軍更是在11月4日宣布局部動員完成31.8萬人,抵達前線的也有8萬多人,其中4.9萬人已經補充到一線部隊。在兵力上被外界普遍認為不存在劣勢,甚至已有些許優勢。否則,烏克蘭無須宣布在前兩天第八輪征兵。
更需要強調的是,俄羅斯通過持續大規模打擊烏克蘭基礎設施的行動,并非是在給烏克蘭撓癢癢。烏克蘭當局已經承認至少40%的能源設施被毀損,目前仍然無法在二周內緊急修復。(這還是建立在俄軍不再空襲的基礎之上)
這也是外界認為俄軍已經穩住陣腳,局勢總體是對烏克蘭不利的。因此,對于現在俄軍宣布從赫爾松市撤軍,很多人是感到意外的。
有軍事分析人士表示,這將意味著更多的戰場,以及沒有所謂的赫爾松大決戰。因為俄軍很有可能不打算在線個方向跟烏軍進行生死之戰。
俄軍有可能將決戰性戰役放在頓巴斯。
可以說,俄烏局勢進入關鍵期,僅僅側重于某一個方向,大局觀未免過于狹窄。
應當看到,基輔方面此前兩三天的重磅消息:基輔將可能持續斷電斷水,應做好準備計劃疏散市區300萬居民!
這實際上,已經表明基輔方面在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大決戰進行準備了。
因為一旦冬季大決戰開始,戰場將是整個烏克蘭。顯然,不能指望俄軍不重點襲擊基輔的能源設施,不重點打擊烏克蘭的關鍵基輔設施,烏克蘭的大后方將面臨極其嚴峻的形勢。
所以,這從某種上來講,烏克蘭是在做最壞的打算。
那么,俄軍撤離赫爾松市,是在做最壞的打算嗎?
俄軍現在主動示弱,烏軍又會不會率先發起大規模攻勢?
未來兩周,將是整個俄烏戰爭的關鍵。俄烏雙方已然來到了最為兇險的十字路口。
如果接下來,俄烏雙方并沒有就談判進行接觸破冰,那么顯然是明確了現階段通過軍事途徑來尋求結束沖突。
而考慮俄羅斯外交部公開表示已不對美國政治精英抱有任何幻想,冬季大決戰將很可能成為現實。
屆時前線局勢可能將呈現為:烏軍誓要奪取赫爾松、威逼克里米亞。
而俄軍則再次大規模持續襲擊烏克蘭能源設施,甚至希望完全禁用,同時將在頓巴斯地區發起全面進攻,在利沃夫、尼古拉耶夫、敖德薩、哈爾科夫、基輔州、蘇梅州等多個方向發動大規模試探性進攻,一旦某個地區烏軍防守空虛,就有可能為俄軍所利用,最終將給烏軍帶來重大損失。
也只有開辟第二戰線,才能夠化解赫爾松撤軍的不利影響。如果在其他方向成功打開局面,也有可能使得赫爾松的烏軍陷入前后失倨之勢。
但顯然,烏克蘭和北約會重點提防俄羅斯開辟第二戰揚。但頓巴斯方向,北約力有不逮,最可能將是當下俄軍重點攻擊的地方。
總之,冬季大決戰很有可能會到來。屆時更會因為規模空前,烏克蘭有可能將處處是戰場。
顯然,如果冬季大決戰開始,誰輸誰贏只能試目以待。還是希望雙方能以為契機,盡快實現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