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丁婉星 記者 江躍中)在今年的科技研發平臺項目驗收中,位于普陀區武寧創新發展軸上的6家平臺,已累計實現銷售(服務)收入超過7.1億元、凈利潤超過7820萬元,繳稅總額超過5200萬元。數據顯示,科技研發平臺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上,表現出了昂揚的“科技生產力”。
圖說:武寧創新發展軸 受訪單位供圖(下同)
據普陀區科委介紹,科技研發平臺在武寧創新發展軸上作用突出,作為面向社會提供信息共享、研發設計、聯合攻關、測試驗證、中試放大等科技創新服務的平臺,在科創資源集聚服務區域創新上作用突出。“普陀區科委主動融入創新軸的發展,依托平臺項目,聚焦各類服務活動,助推區域科技創新。”普陀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說,依托平臺項目,舉辦專業領域的交流、沙龍、路演及論壇,集聚人才、服務人才;為企業的創新提供檢驗檢測、研發設計等深度服務,推動創新資源共享;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合作,提升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等等。
圖說:上海功能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中,機器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等平臺在項目執行期間,培訓研發人員1069人次,為459家企業提供1464次服務。今年10月,機器人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平臺服務規范》還榮獲了“上海標準”標識證書。該規范面向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提供包括技術開發、檢測認證、成果熟化、創業孵化、成果推廣、產業加速、共性技術服務等一項或多項服務,增強機器人產業創新策源能力。
科技研發平臺同時還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是區內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引領。據介紹,區內上海壓力管道智能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證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功能阻燃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家平臺在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突破,有效推動了行業發展。制定國家標準7項、地方標準14項、授權專利55項、新增軟件著作權登記7項、發表科技論文38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