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原標題:“微笑千年”下江南,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在蘇州舉辦暑假開始,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迎來觀展熱潮。近日,蘇州博物館官網發布消息,...
暑假開始,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迎來觀展熱潮。
近日,蘇州博物館官網發布消息,蘇州博物館西館舉辦“微笑千年”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展出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北魏至北宋時期佛教造像。展覽時間為7月01日——10月08日。
佛教創立之初的幾百年間,其實并沒有佛像,人們用菩提樹、法輪、佛足印等象征物寓示佛的存在。公元一世紀前后,最初的佛像誕生,大約與此同時,佛教逐漸傳入中國,至魏晉南北朝已風靡大江南北。青州,便是當時佛教傳播的中心之一。
1996年,在青州龍興寺遺址(青州博物館南鄰)出土的北魏至北宋時期400余尊佛教造像,一經發現,即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21年又獲評“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這批佛造像曾先后在中國、日本、德國、瑞士、英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展出,被譽為“改寫世界美術史”的重大發現。
龍興寺遺址出土的佛教造像時代跨越500多年,其中絕大多數集中于東魏(534-550)至北齊(550-577)時期。數量之大、雕刻之精、貼金彩繪保留之完整,前所未有,震撼世人。
此次展覽遴選四十余件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精品與殘塊,其中既有背屏式造像,又有圓雕佛像與菩薩像。雙目低垂,神情慈愛,仿佛在訴說它們所經歷的滄桑過往。尤其是北齊時期,青州佛教造像變化顯著。佛像衣飾輕薄貼體,面相豐滿圓潤,寬肩隆胸,獨具韻姿。菩薩像則滿身雕飾,華貴高雅,柔美綽約。這種獨有的佛教造像風格一改其他地區造像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被稱作“青州風格”,對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