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里 這場雅致的師生國畫展,用美麗扇面拂出縷縷清風

導讀 原標題:炎炎夏日里 這場雅致的師生國畫展,用美麗扇面拂出縷縷清風炎炎夏日的午后,誰不想有一縷清風拂面?今(5)日下午,在位于成都百...

原標題:炎炎夏日里 這場雅致的師生國畫展,用美麗扇面拂出縷縷清風

炎炎夏日的午后,誰不想有一縷清風拂面?今(5)日下午,在位于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室有清風·張劍師徒中國畫展”便帶給了觀眾們這樣的愜意。

上百幅國畫作品,錯落有致地填滿了展廳空間,除了常見的國畫裝裱形式外,琳瑯滿目的扇面畫也是展覽的一大特色。扇面上的畫作以花鳥、山水為主,構圖別致,筆觸清雅,既有中國畫常見的石榴、荷花、繡球、鳴禽,也有山嵐、云霧、古琴……還有吳哥窟這樣的異域古城人文風景,也被畫家們收入扇面。

炎炎夏日的午后,誰不想有一縷清風拂面?今(5)日下午,在位于成都百花潭附近的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室有清風·張劍師徒中國畫展”便帶給了觀眾們這樣的愜意。

上百幅國畫作品,錯落有致地填滿了展廳空間,除了常見的國畫裝裱形式外,琳瑯滿目的扇面畫也是展覽的一大特色。扇面上的畫作以花鳥、山水為主,構圖別致,筆觸清雅,既有中國畫常見的石榴、荷花、繡球、鳴禽,也有山嵐、云霧、古琴……還有吳哥窟這樣的異域古城人文風景,也被畫家們收入扇面。

展覽現場

扇面畫是國畫一種頗為雅致的表現形式,倍受歷代文人青睞,宋元時期尤為流行,也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折扇還是團扇,上寬下窄或橢圓形的不規則形制,完全打破了畫家們習慣的方形構圖,需要根據扇面的走向進行精巧的構思,加上深厚的繪畫功底,才能造就一副好的扇面畫。

張劍《琴罷倚松伴鶴歸》

本次展覽由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畫家、花鳥工作室主任張劍攜學生曾銀雨、李佳文等共同呈現,共計展出作品140余件。此外還特別邀請了戴衛和譚昌镕兩位著名畫家,帶來他們的扇面作品各3幅,為展覽助力添色。

戴衛《明朝散發弄扁舟》

張劍自1990年起從事國畫教育工作,他的學生來自社會各界,有職業畫家、古畫修復師、篆刻師、美術教師,也有許多業余愛好者,有的學生已跟隨張劍學畫三十年,真正是為了熱愛而堅持。

譚昌镕《芊芊玉蘭花 依依繡簾櫳》

“國畫從來不是一條坦途,習畫不易,傳承更難,傳承意味著千百種可能。”張劍說。“在我眼中,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各自的思考和靈性,在各自的藝術道路上探索,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崔旭穎《吳哥窟系列之三》

據張劍介紹,這是他從事國畫教育三十余年來的首場師生展。展覽分為“傳承”“授業”“師古”“成果”四個主題板塊,作品內容涵蓋扇面、臨古、寫生、大幅創作,內容涉及山水人物花鳥,以及大量從民生生活和傳統文化中尋找的題材,呈現出中國國畫新的筆墨風格和構圖思維。

卞蓉《花團錦簇》

除了通過這場畫展來展示學生們的創作成果,張劍也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表達自己對學生們創作的理解、認可、欣賞和驕傲。“中國畫在中國藝術史乃至世界藝術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從古至今,中國畫始終以一貫的精神,人格追求及思想情感的抒發為創作目的,創造了豐富多彩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面對當代藝術紛繁的審美需求,洞明中國畫壇的現狀,明確認知中國國畫藝術的地位,清晰中國畫的核心價值,一直是中國畫家最孜孜以求的探索。”

曾銀雨《獨自傾心向太陽》

據悉,本次展覽為期一周,將持續至7月12日結束。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潔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