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京東公布雙十一最新戰報,11月10日晚8點,京東雙十一開場僅一分鐘,Apple成交額就突破10億元;開場5分鐘,家電商品售出超百萬件;開場10分鐘,XR眼鏡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科顏氏、SK-II、歐萊雅等87個國際美妝大牌同比增長超200%。
(圖片來自套殼網站)
昨天也算是雙十一大促的高潮階段了,可見大家的消費熱情相當高漲,而且銷售情況好的品類集中在家電、數碼產品以及美妝上,尤其是電子產品,最近蘋果iPhone 14系列的優惠力度不小,除了本來就熱銷的iPhone 14 Pro/Pro Max外,更激發了標準版的銷量。
今年雙十一家電的銷量也很可觀,一方面是智能家居的崛起,催生了一大批精致且實用的智能家電,另一方面則是廠家和平臺都給了很大的優惠力度,冰箱、電視、空調這類的產品賣得也很好,就算是雙十一預售環節,家電的銷售情況也已經很好了。
(圖片來自蘋果)
與此同時,面膜冷熱儀、地毯清洗機、內衣洗衣機等網紅小家電同樣受到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對應品類的銷售額均有顯著增長。
至于美妝,那就是日常消耗品,消耗量大,經常化妝的小伙伴一年下來都要花很多錢買護膚、化妝品,而且是直播間里賣的這些日用品,降價幅度很大,平時幾百塊只能買到一瓶,現在同樣價格甚至能買到兩到三瓶,吸引了許多人前來搶購。由于美妝都是消耗品,所以這一品類的產品需求量很穩定,每年都很好賣。
小雷為各個廠家和平臺在雙十一大促中取得優秀戰績感到高興,但是這幾年大型購物節的購物體驗算不上很好。許多人在買東西之前都要調好鬧鐘踩點進直播間,做好各種優惠券功課,生怕自己“虧錢”,當年讀書也沒這么認真過。
(圖片來自套殼網站)
其原因就在于,雙十一活動搞得太花里胡哨,活動種類繁多,優惠券使用機制復雜晦澀難懂,而且限制也很大,一些通用的優惠券面額又很低,顯得降價幅度一般,而大額優惠券則需要購買指定專區或者商品才可以使用,比較麻煩。
再有就是,部分商家在雙十一之前,都會上調產品的價格,開售之后就打上“大幅優惠”的標簽,實際上優惠后的價格跟原價差不多,甚至比平時的券后價還貴,一些不了解的消費者覺得降價后,不對比一下日常價就下單了。
像這樣的套路比比皆是,商家賣得好當然值得慶賀,但小雷并不認為這種“陷阱”應該長久存在。作為電商巨頭的京東,今年也打出了“不搞套路”的旗號,直接給大家優惠,不拐彎抹角,希望這樣的好文明可以延續下去吧。
(封面圖來自套殼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