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激素是孩子長高的救命稻草嗎?春季想竄個,你方法用對了嗎?

導讀每到了春天,各位家長關于孩子身高問題的討論也越來越多,聚在一起的時候:你們家妹妹最近感覺又長高了!吃什么了?弟弟過年過來又高了半個...

每到了春天,各位家長關于孩子身高問題的討論也越來越多,聚在一起的時候:你們家妹妹最近感覺又長高了!吃什么了?弟弟過年過來又高了半個頭,太好了!你們都高,以后小孩肯定矮不了。然后偷偷記下小朋友的年歲,對比自家的,如果比較高,心中暗暗竊喜,如果不達標,就開始著急,想著是不是帶醫院去看看,探討能長高的方法。

現在一年一度的長高季又拉開了序幕,各大藥店,淘寶增高神器,比如名字一大串實際就是鈣片,各種中藥熬制的軟糖,強身健體的乳鐵蛋白,都在媽媽們的選擇范圍內。

如果焦慮孩子的身高,就必須知道現在孩子的身高標準,根據去年9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這次主要是根據中國數據庫中得出的標準,相較于以前WHO兒童生長發育數據,更具有參考性。


女孩


男孩

7歲以上的兒童可以參考首都兒童研究所2021年發布的標準。



只有家長們清楚自己孩子所在的階段,才能避免踩不必要的坑,不要過度焦慮。

如何判斷是否需要及時就醫

判斷孩子屬于矮小癥,一般有以下2個指標:

1、孩子身高低于-2SD,2、且每年的增長速度低于5cm,一般小孩增長速度為5-7cm

只有兩個指標都達到了,才需要及時就醫,由醫生經過一系列檢查,才能判斷是否采取下一步措施,也有人問:“那是不是就是打生長激素?”

是否需要打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是用來治療孩子的矮小癥的,但矮小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挑食,遺傳,睡眠,以及甲減,慢性病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矮小癥。先不論打生長激素是否有用,就打生長激素每天得給孩子扎一針,你是否下得了手?如果孩子并不是因為生長激素缺乏而導致的矮小癥,生長激素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小孩大人受的苦難無法彌補。我們一般會預測孩子以后身高,跟根據爸爸媽媽的身高來計算的,公式如下:

男孩=45.99+0.78*(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5.29cm

如果爸爸媽媽身高夠,是不是可以挺直腰桿了!如果偏矮小,也不用太擔心。其實預測身高也不是完全準確,你周圍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例子,預測身高不高,最后孩子比預期的高。

按國內推薦標準,男孩預期身高不超過160cm,女孩預期身高不超過150cm,可以打生長激素,不過現在很多國家對于生長激素這類藥品的作用意見并不統一,尚存在爭議,一是因為打生長激素有一定的風險,二是因為他有的效果不大,有一定的概率性。

想要孩子長得高,我們只要做好吃,睡,運動這3大類;

吃什么?

飲食均衡的前提下,要多吃奶制品,鈣含量高的食物,不能只給孩子補充鈣,同時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主要是促進鈣吸收,很多媽媽媽在孩子月齡小的時候倒是記得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和AD,這兩種交叉使用,孩子大了反而不注意補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如何睡好?

首先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其次要在生長激素分泌旺盛的階段進入深度睡眠,晚上10點開始到3點,早上6點到7點是生長激素比較多的時間段,這個時候一定要讓孩子進入深度睡眠;

適當運動

長高我們首先想到的運動是跳繩,籃球,摸高,但是也需要適當,不能過度運動,每年都有過度運動導致孩子出問題的新聞,比如過度跳繩導致骨骺炎等等。

如果以上都沒有問題,孩子身高還是不達標,我們可以選擇就醫,權衡利弊是否打生長激素;其實也可以選擇躺平,畢竟比起健康,其他其實沒有那么重要。如果各位友友身邊有最后身高超預期的例子,歡迎留言,緩解各位媽媽們的焦慮。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