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白帆
編輯 |
隨著京外快遞小哥陸續抵京展開支援工作,北京多個快遞網點逐漸將積壓件清零,不少用戶也反饋稱開始收到快遞包裹。
不過,根據多家快遞公司反饋的消息,目前距離積壓件徹底清零還需時日,有公司預計14日之后一周內可以完成目標。而這些目標實現的背后,是無數快遞小哥的辛苦付出。
站點配置雙倍運力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從全國多地陸續調集約2000名快遞員援京,并根據各站點的不同情況協調運力,主要針對最后一公里的派送,集中精力清理積壓快遞。
從京東小哥14日抵京至今,相關支援工作已經開展2、3天,積壓件的清理工作也有了明顯改觀。
京東物流華北分公司人資負責人吳從杰介紹說,從后臺數據可以看到,每天的積壓件都有明顯消減,部分網點兩三天就可以完成積壓件的清零工作,即便是特別困難的營業部,也將按照計劃在一周之內解決積壓問題。“隨著積壓的清理,我們的整體的時效和體驗就會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吳從杰說。
對于目前業務量的情況,吳從杰表示,目前攬收和派件的業務量仍處于高位,但相較于雙十二峰值,部分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現在我們一些壓力比較高的營業部,投入的資源是日常的兩倍,也就是說日常可能需要10個人工作,我們現在已經配置到20人以上。”吳從杰說,整體上來看,人力分配的主要原則就是根據近期營業部的壓力程度,同時結合供應鏈數據預測未來幾天的到貨量,進行人員精準投放。在北京,積壓快遞比較嚴重的區域有東西城、朝陽、豐臺等,因此,京東物流的支援也著重解決這些重點區域。
他進一步解釋,“隨著第一批壓力最大的營業部得到緩解,我們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配一些援京小哥到其他還存在壓力的營業部支援。”京東物流北京喬莊營業部的站長閆澤中也表示,為了做好人員安排,他每天也要統計業務量,并反饋相關信息,如果不需要這么多援助小哥,會及時溝通。
所謂積壓件,就是沒有在承諾的履約時間內完成配送的快遞包裹。但是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藥品以及生鮮類的產品配送時效更加緊急,為此各快遞公司均按照優先配送的原則進行分配。除了這些民生保障類的訂單之外,還有一些積壓時間過久的快遞也會被劃為優先派送的范疇。
中通北京中關村網點的潘興照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也表示,每天早晨6點,他就會來到公司網點,對當天需要配送的快遞進行分類。藥品、生鮮等快遞是他每天需要重點配送的快遞。
潘興照是中通最早一批感染后轉陰,然后恢復工作的快遞員。他表示,平時每天配送300多件,現在返崗后每天要配送800件,有時要工作到晚上10點。“每天下班時間也不一致,反正干完結束,盡量能多送就多送。”潘興照說。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感染后轉陰的快遞員回到工作崗位,目前網點的運轉效率已經越來越快,潘興照說也許未來一兩天就可以把網點的積壓件清零。他還表示,以前很多用戶收不到快遞,經常會催促,但現在都十分理解,收到快遞還常常表達謝意。這一點,也讓潘興照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認同感。
南方小哥抵京,嚴寒是最大挑戰
進入12月,北京的天氣一度跌進零下十幾度,加之近日大風天氣,站在外面幾分鐘就會被“凍透”,這也因此成為快遞小哥們的最大挑戰。
從廈門來北京支援的京東快遞小哥藍文金表示,支援工作并不算難,此前在上海就有支援的經驗,配送范圍和路線也很快就能掌握,但天氣的寒冷確實很難克服。藍文金說,來之前把自己壓箱底的衣服都帶上了,但來了又趕上北京大風低溫,沒想到這么冷。
在北京工作3年的潘興照也表示,自己是南方人,每年冬天派送快遞天氣都是最困難的,無論是手機還是電動車的電量,都會比其他季節更加耗電。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京東物流方面提前就給快遞小哥們準備了棉工服以及保暖內衣、暖寶寶、姜湯等防寒物資。中通也提前給員工們發放了相關防寒物資。
“冬季工服是現成的,平時都有儲備,但是保暖內衣則是緊急采購的。”吳從杰告訴界面新聞,在此次來京支援的快遞小哥中,華南、華東、華中以及西南地區的快遞員占比一半左右。尤其最遠來自廣西、海南等地的快遞員,沒有經歷過北京這種寒冷天氣,因此在原本100%儲備物資的基礎上,京東物流另外增加了50%的儲備,保證御寒物資充足。
雖然天氣嚴寒,但這些快遞員并沒有退后,很快就適應了這種環境,第一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此外,在配送所需的車輛、工具方面,京東物流也提前做了準備。比如在最后一公里的用車上,京東物流協調了一批貨拉拉來配合末端配送。“貨拉拉把貨送到小區,然后我們就開始逐門配送。”藍文金告訴界面新聞。
吳叢杰介紹,公司在13日晚間緊急召開會議,決議全國范圍調派人力支援北京,但支援小哥抵京開展工作,還需要很多準備,結合此前援滬的經驗,京東物流在14日凌晨3點制定好配套方案,從疫情保障、薪資待遇、榮譽激勵、后勤服務、隔離關懷等多方面提供保障 。
在酒店住宿方面,京東物流提前在營業網點周邊找到了一些酒店,同時北京市政府和郵管局也提供了一些免費住宿資源。在待遇保障方面,吳叢杰介紹稱公司制定了工資保護和補貼的雙重政策,確保調動員工積極性,給員工更好的薪酬保障。
年貨節將至,人力短缺仍需重視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快遞業務量數據顯示,12月16日,郵政快遞攬收量約3.15億件,環比下降7.4%,投遞量約3.24億件,環比下降15.2%。另外,相較于雙十二期間的件量,12月16日也出現了明顯下滑。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北京以外的地區也陸續出現了末端配送的難題,比如在河南鄭州,由于很多快遞員陸續“變陽”,末端派送時效不保。與此同時,“年貨節”即將到來,屆時對快遞員的需求也會加大,人力短缺問題或將繼續。
對此,吳叢杰表示,公司當下運力部署一方面要考慮到將各地的積壓件清理掉,同時也為未來的資源儲備和人力進場提供時間窗口,其實每年春節前這段時間人員都比較緊缺,因此京東物流制定了一系列的資源儲備預案,尤其在今年,儲備力度會加大,從而緩解整體的運營壓力。
具體來看,針對分揀中心、轉運中心、倉儲等物流環節上的人員,京東物流將通過快速招聘的方式補充人力。“我們暫時還沒有啟動上游環節的外地支援計劃,但是一旦影響到民生保障和客戶體驗,我們就會快速調集大量資源。”吳叢杰說。在其他資源儲備方面,京東物流的資源儲備一般不低于20%。
另據北京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百姓就業”發布消息,京東計劃招聘1.4萬人。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招聘崗位包括物流一線操作員5000人、物流快遞小哥3000人、七鮮門店店員300人、達達外賣騎手3000人、達達落地配配送員3000人。自12月9日以來,京東每天都能接到求職者的電話咨詢,京東旗下達達快送已有1200人開始上崗工作。
與此同時,原本因為感染等原因休假的快遞員,也正在返回崗位。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京東物流、中通等北京快遞網點的出勤率正在提升。圓通方面告訴界面新聞,目前圓通在北京的網點全部正常運營,通過外地調配、返崗等方式,現在每天的上崗人數都在增加,上崗率在9成以上,投遞量穩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