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記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總臺駐英國記者王夢。
近半年來,因高通脹引發的英國全國性罷工愈演愈烈。臨近年末節日和新年,英國高速公路、鐵路、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皇家郵政、教育、海關和移民局等數十個行業的罷工潮進一步升級,罷工人員超過100萬人,英國媒體甚至認為,英國即將陷入全國性停頓。
可以說,這次1979年以來最嚴重的罷工潮,原因主要是俄烏沖突帶來西方對俄能源供應的制裁,導致目前英國的通脹率超過10%。英國政府的數字更顯示,考慮通脹等因素,明年英國的家庭收入將下跌7%,是自1956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為了緩解生活成本危機,英國各大工會要求大幅改善薪酬待遇,但遭遇資方和政府抵制。以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為例,工會要求漲薪11%,但NHS獨立薪酬委員會只同意漲薪4%;再比如,機場護照檢驗處兩三千名員工,被許諾的漲薪只有2%。勞資矛盾難以調和。
據英國媒體報道,12月15日至20日,多達10萬名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護士罷工,這是醫護人員工會“英國皇家護理學院”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罷工。其中,包括999急救熱線接線員和救護車司機在內的數萬緊急救護人員都參與其中,引發了全英對醫護救治危機的擔憂。
12月13日開始,英國鐵路、海事及運輸工會(RMT)約4萬名成員也開始新一輪罷工。罷工期間,全英國鐵路系統僅有五分之一的運力保持運行。
另外,英國邊境管理局的2000多名機場員工將在12月底舉行近10天的罷工。預計包括倫敦希思羅機場在內的多個主要機場超過1萬次航班、200萬旅客出行可能受到影響。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蘇納克政府采取強硬姿態,堅持認為,公共部門需要限制薪酬抑制通貨膨脹,如果工會的要求不合理,他將采取更多行動來保護英國人。比如計劃明年引入反罷工法例,把對民生的影響減到最低。他希望工會領袖意識到對民眾造成影響是不對的,尤其是在新年、節日期間。
為應對危機,蘇納克政府一方面成立專門部門,同時聯動多部門會商共同應對大規模罷工,如禁止急救人員罷工,以及在關鍵部門引入“最低服務標準”。另一方面,指示英國國防部臨時調集1200名軍方人員,分赴NHS和邊防部門,以緩解這些部門目前的緊急狀況。但這一舉動又引發了軍方不滿。國防參謀長對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說,軍隊不應該在罷工期間被當作“備用力量”,軍隊應該專注于他們的“主要角色”,而把他們作為產業糾紛的“最終后盾”是“略顯危險”的。
而即便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大多數英國民眾對罷工仍持支持態度。調查機構YouGov最新的民調顯示,哪怕面對關鍵的醫護領域,有64%的民眾支持護士罷工,只有28%的人反對。因為這幾個月大部分的英國人在打開賬單的時候,都幾乎是一樣的無可奈何。
以上是總臺駐英國記者王夢在當地的觀察。
本期《總臺記者看世界》作者:總臺駐英國記者 王夢
(出自中國之聲專欄《總臺記者看世界》)
監制丨王巧玲
記者丨王夢
編輯丨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