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貸款要先繳保證金?民警復盤幫忙識破騙局

導讀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特約通訊員 殷佳維)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興起,各種放貸門檻低、審批簡單的網絡貸款產品層出不窮,而不法分子...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馳 特約通訊員 殷佳維)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金融興起,各種放貸門檻低、審批簡單的網絡貸款產品層出不窮,而不法分子也趁虛而入,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錢的心理,實施詐騙。最近,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寶鋼治安派出所就成功勸阻了一起網絡貸款詐騙。

前天晚上,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農民工老李急匆匆地來到寶鋼治安派出所的報案大廳,向民警尋求幫助。經了解,老李就在派出所對面的工地上打工,由于剛來不久,手頭沒什么積蓄,家里孩子上學又急需用錢,老李就動了找人借錢的念頭。這時,他收到一個名為“分期樂”網貸平臺發來的短信,稱老李信用良好,可以從該平臺獲得19.8萬元的網絡貸款。老李一打聽,這種網絡貸款審核門檻低,無需抵押即可放款,于是決定先貸5萬元試試。可老李下載安裝這款App并申請貸款后發現,他申請的貸款雖然顯示已經審核通過,卻根本沒有到賬。他又聯系了“平臺客服”,卻被告知:他綁定銀行卡時輸錯了一位數字,對方打款未成功,現在這筆貸款已經被凍結了,如果老李要繼續提款,就必須先交納2.5萬元的保證金才能解凍。

老李當即表示要放棄這筆貸款,可對方聲稱老李的貸款已經發放,即使老李不提取出來,也要繼續交納利息。老李一聽貸款拿不到還要還利息,心里更著急了,只得趕往工地對面的派出所向民警求助。

民警俞惠亮在詳細了解情況后,立即指導老李下載安裝了國家反詐App,并開啟了反詐預警功能,經過程序自檢,很快確認老李通過短信鏈接下載的分期樂App和所謂的企業通信軟件存在極大的詐騙風險。老俞還拿出防騙宣傳手冊,為老李詳細講解了網絡貸款詐騙等常見電信網絡詐騙的手法和套路,并通過進一步復盤老李被騙的經過,令他徹底醒悟。

老李臨走時連連向俞警官道謝,并直言:若不是俞警官及時勸阻,他一著急可能就真著了騙子的道了。

警方提醒:辦理貸款一定要通過合法渠道,向正規的銀行或金融機構申請,切勿輕信陌生來電、短信及網絡上所謂的“免擔保、免抵押、低利息、放款快”等貸款信息。那些放貸前需要提前交納質押金、保證金、解凍金的統統都是騙子的套路。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