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何以高增長?

導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圓通進入收獲期。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其營收 137.58 億元,同比增長 24.55%;歸母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賀泓源 北京報道

圓通進入收獲期。

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其營收 137.58 億元,同比增長 24.55%;歸母凈利潤 9.98 億元,同比增長 223.44%。

前三季度,圓通營收 388.25 億元,同比增長 27.12%;歸母凈利潤 27.71 億元,同比增長 190.47%。

這是在行業增速放緩局面下獲得的成績。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 1-9 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和收入分別僅增長 4.2%和 3.5%,而 2021 年全年分別為 29.9%和 17.5%,件量收入均大幅下降。

“量價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圓通此番高增長背后是,其基本走出慘烈價格戰。

財報顯示,Q1-Q3,圓通單票收入 2.56 元,同比上升 17.2%,其中, Q3 當季單票收入 2.53 元,同比上升 18.1%;9 月當月單票收入為 2.52 元,同比提高 10.65%。

同時,圓通業務量處于增長區間。

Q1-Q3,其快遞業務量 126.8 億件,同比增長 8.9%,其中 Q3 當季業務量為 45.9 億件, 同比增長 8.5%;9 月當月業務量 15.64 億件,同比增長 7.6%。

“營收增長主要系業務量增長及快遞產品單票收入增加所致,而歸母凈利潤增長則得益于業務量增長及產品定價能力提升,并疊加經營環境改善所致。” 圓通在三季報中解釋。

該公司認為,此種變化核心在于基礎能力提升。

“自 2022 年 3 月份以來,公司 ‘客戶管家’活躍度大幅提升,智能客服等服務模塊獲得客戶高度認可,客戶應用體驗持續優化,客戶黏性明顯增強,產品與服務定價能力不斷提升;其次,公司深入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全面提高運營效率,提升人均效能及單車裝載票數,聚焦深化成本管控,在成品油價格同比提升、人工成本上升和疫情散發的影響下,核心成本得到良好控制。 ”在10月16日的機構調研中,圓通稱。

此種論點有著多方佐證。

有位于中部的快遞大客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下,單票價格已經不是其最關注重點。“因為涉及淘系客戶評價,價格與配送質量的性價比才最重要。”他說。

另有多位通達系資深加盟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圓通派費,目前已經位居上游,整個網絡處于健康狀態。

但另一頭,圓通此番高增長,也有著特殊原因。

“韻達因為網點疫情問題在調整中,影響了網絡運營,這給了圓通增量。”有加盟商透露。

“潘氏改革”

事實上,圓通調整有段過程。

多位加盟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現任總裁潘水苗,很大程度改變了圓通網絡架構。

公告顯示,潘水苗于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擔任浙江萬馬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兼浙江萬馬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2012年3月至2019年3月任職于上海云鋒新創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歷任董事、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等職務。

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他開始擔任圓通董事;2019年4月至今,擔任圓通總裁;2019年10 月至今,擔任圓通董事;2020年1月至今,擔任圓通速遞國際非執行董事;2021年9月至今,代行圓通財務負責人職責。

這是一位擁有實權的管理者。

正是在潘水苗推動下,圓通數字化轉型加速,著力打造“非直營的直營化體系”。

“深化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在服務質量、成本管控、網絡管理、中心運營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數字化轉型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未來,將持續發揮數字化轉型優勢,拓寬數字化應用范圍,從業務運營向職能管理拓展,加速業務運營管控工具迭代更新,陸續推出數字營銷中臺、加盟商操作標準化系統等數字化管理工具,并將數字化應用與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推動公司信息系統由數據呈現向智慧決策轉變,全面提升全網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 圓通在機構調研中稱。

此外,該公司還表示,在技術進步、管理優化及效能提升下,單票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這將打開新的利潤增長點。

種種變化背后是,圓通治理結構的變化。

在國內快遞行業中,該公司是為數不多引進且真正重視職業經理人的企業。

“喻會蛟 (圓通實控人)的心還在業務上,也不甘被控制。這在行業套現潮流中頗為難得。”有通達系高管如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價。

10月19日,圓通報收21.85元,漲幅0.41%。其總市值751.78億元,超過韻達(459.43億元)和申通(218.90億元)市值總和。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