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度出貨量近1GWh,但派能科技的戶儲生意并不好做

導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688063.SH)三季報早早出爐,凈利潤超過了前兩季度之和的同時,單季度出貨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儲能第一股”派能科技(688063.SH)三季報早早出爐,凈利潤超過了前兩季度之和的同時,單季度出貨量突破1GWh。

10月19日晚間,派能科技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68億元,同比增長175.62%;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5億元,同比增長156.52%。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派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7.15億元,同比增長179.71%;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1億元,同比增長295.7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大增,達3.80億元,同比增長305.67%。

同時,派能科技還公告計提各類信用及資產減值準備5356.24萬元,歸因于“應收票據壞賬損失、應收賬款壞賬損失、其他應收款壞賬損失”及“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合同資產減值損失”兩項。

針對營收增長,派能科技指出,主要系公司募投項目的部分產線建成投產,產能大幅釋放帶來公司產銷量大幅上漲。

而營業收入增加也離不開產品暢銷。1至9月,該公司產品銷售量為2.203GWh,同比增長128%。而上半年,其產品銷售量為1.209GWh,同比增加145.45%。這也意味著,其實現了單季度j近1GWh的產品出貨量。

此外,派能科技指出了利潤增長的原因,主要系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募投項目新增產能釋放,產銷量上漲;公司上調產品售價帶來利潤增加所致。

另一個側面是,此前儲能企業普遍因上游原材料價格漲高導致毛利率受損的情況,在派能科技第三季度財務數據體現出回暖的趨勢。其第三季度毛利率為32.18%,環比增加上升1.99個百分點。

由于業務需求高增,派能科技還提高了2022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額,向關聯交易人深圳市中興新力精密機電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購買原材料的預計額度從原本的5000萬調高至8000萬。

作為國內第一家主營儲能業務的上市公司,2021年1至12月,派能科技的營業收入構成中,儲能行業占比96.38%,其他行業占比3.14%。

頭頂國內“儲能第一股”的光環,派能科技一經登陸A股市場就備受關注。

根據咨詢機構IHS Markit的統計,2019年、2020年,派能科技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分別約占全球出貨總量的8.5%、12%,期間從全球第三名躍至第二名。

2021年,派能科技家用儲能電芯企業出貨國內第一名,出貨量超1GWh;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約占全球出貨量13%,位居全球第二名,僅次于特斯拉。

“近幾年在戶用儲能系統全球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公司當前訂單情況符合預期,產能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派能科技在最近的一次投資者調研紀要中指出。

2022年6月,派能科技發布定增預案,募資不超過50億元用于10GWh電芯及系統一體化產能基地、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0GWh電芯及系統一體化產能基地位于合肥,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位于上海浦東新區,預計建成后將形成年產4GWh高壓儲能電池系統二次開發及集成能力。

據了解,派能科技此次募投項目除擴大軟包電芯產能以外,將重點建設大容量方形鋁殼電芯生產線,意在提升其在大型儲能市場領域的競爭優勢。

此前,派能科技通過持續技改和新增產線,使其軟包電芯產能由2019年末的0.5GWh增加至2021年末的3.0GWh,2019至2021年軟包電芯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99.64%、87.59%和91.45%。

不過,作為戶用儲能龍頭,其主要的出貨市場居于海外。2022年上半年,其海外業務收入17.38億元,占總營收的93.74%。同時,盡管生產基地位于國內,但電池及儲能系統的生產基地分布較為分散——在揚州擁有電芯及電池系統生產基地,在昆山和黃石擁有電池系統生產基地。

此外,雖然派能科技在登陸A股市場后有意識地通過募資擴大儲能電芯及集成系統的自有產能,但其在鋰電池產能和出貨規模上與國內外鋰電龍頭相比,仍有所遜色。

在資金實力、產能規模和擴產周期的多重壓力下,派能科技如何鞏固“戶用儲能”龍頭的標簽,還需繼續作答。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