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前三季投資規模下降34%,機構對IPO滲透率超七成

導讀2022年,是VC/PE處于低谷的一年。12月2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據清科創業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倪正東發布了《2022...

2022年,是VC/PE處于低谷的一年。

12月2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據清科創業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倪正東發布了《2022中國股權投資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其中兩組數據值得關注,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投資股權規模7200億元,同比下降了34%。雖然資本步入寒冬,投資節奏放緩,但VC/PE機構對IPO企業滲透率超七成。

具體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美國募資規模4097億美元,投資數量約2萬起,投資規模1萬億美元,中國募資規模是1.6萬億人民幣,投資數量是8631起,投資規模7200億元。

在大量國資背景政策型基金成立前提下,中國募資規模同比上升11%,不過,投資數量同比下降了9.4%。投資金額則下降了34%。“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節奏放緩,投資金額僅是美國的十分之一,與美國相比有十倍的差距,這說明中國VC/PE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倪正東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募資端與投資端均出現明顯的趨勢變化。一方面,募資結構分化趨勢還在延續,國資已經成為中國股權投資最重要的資金來源。目前,大額人民幣基金均由國資背景的管理人發起設立。《報告》顯示,“比如100億以上的基金,94%是國資背景;50-100億的基金也有近60%是國資背景,而30-50億級別的基金當中72%是國資背景。”

另一方面,今年是美元基金20多年以來,投資金額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下降了67.3%。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超過7200億,其中人民幣基金投資規模5900億元,美元基金為1300億元。

《報告》顯示,今年IT、半導體及生物醫藥等硬科技投資熱度保持高漲,新能源、新材料受關注度大幅提升。其中,吸金最多的是半導體及電子設備賽道,VC/PE投資金額達1800億。投資節奏放緩前提下,“以前VC圈無人不投”賽道寒意明顯,互聯網行業投資金額下降了81.6%,消費和連鎖零售領域下降了72%。醫療健康投資金額下降了45.2%,今年是下降最多的一年。

隨著投資人的資金流動性需求日益增長,VC/PE退出渠道也在拓寬。

據倪正東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生3480筆退出案例,同比小幅下降4.4%。由于VC/PE機構也正在積極尋求除上市以外的其他退出渠道,以實現項目及時退出和現金回流,如并購、股轉、回購等退出交易數量顯著提升。

不過,2022年VC/PE對IPO企業的滲透率顯著提升。

“梳理今年發生的352家公司IPO,當中有247家公司背后有VC/PE的支持,VC/PE滲透率持續提升并已經突破了七成。”倪正東說道:“回想起20年前,當時的IPO滲透率只有2%。這說明了,過去二十多年來,中國創投力量在很多科創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此外,前三季度,人民幣基金平均賬面回報倍數超過了美元基金。

“這是過去十年首次出現的一幕。”倪正東表示,“從曲線上來看,人民幣基金的回報一路在往上走,而美元基金最近這兩三年在往下走。這可能是一個重要交叉點,預示著未來人民幣基金在中國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