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視覺節氣海報|今日冬至

導讀冬至,又稱日南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是四時八節...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長久以來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不同地方的人們會準備不同的冬至佳肴,在廣西玉林,有些人也稱冬至為“米粽節”。

澎湃新聞推出二十四節氣短視頻——冬至·玉林丨日南至,糯香起

在玉林,有“糯米補氣”一說。冬至時節吃米粽,玉林人選用自家種的糯米、粽葉,再以豬肉、海味、綠豆、荷包豆、栗子、花生等作餡,寓意著補益力氣,以待來年。

高山村祖祖輩輩非常重視教育,是玉林遠近聞名的“進士村”。自清乾隆到清末,高山村共出4名進士,21名舉人,193名秀才,民國到2008年間共出了約300名大學生。粽子,寓意“高中”和“團圓”,逐漸成為高山村年節最重要的佳肴。

除了米粽,糯米在玉林人的手中還有其他的展現形態。博白縣大良村,是玉林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在這里,用糯米制成的一種“餃子”,是屬于他們的冬至味道。“落水狗”,本意落水餃,因客家話中發音類似落水狗而得名。在博白,“落水狗”曾是冬至用來供奉祖先的一種食物。如今,這種圓形或月形的大個兒餃子已成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團圓美味。和面、炒料、包好后煮一鍋滾滾的沸水,往鍋里一扔。待落水包浮起時便可品嘗。

冬至時節的玉林,村里的節日氛圍在煮落水包的溫暖水汽間彌漫,遠在家鄉的游子也在米粽的甜糯滋味間與故土粘連。冬已至,糯香起,正是歸鄉時。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