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無法左右柏林,朔爾茨組團訪華,陣容堪稱商界“半壁江山”

導讀最近,德國總理朔爾茨無視西方的“反華浪潮”,毅然決定開啟自己的首次訪華之旅。隨后,不管是在德國政府內部,還是整個西方世界,對此事都...

最近,德國總理朔爾茨無視西方的“反華浪潮”,毅然決定開啟自己的首次訪華之旅。隨后,不管是在德國政府內部,還是整個西方世界,對此事都有著不小的異議,但德國商界卻力挺朔爾茨的決定,這也給予了他十足的信心。于是,朔爾茨并沒有理會盟友們對自己的指責,并在中方正式發出邀請后,確定了自己訪華時間。

然而,美國商務代表戴琪卻在此時火速趕往歐洲,明顯是想要對德國施壓,迫使其不要對華轉向。不過,由于當前德國身處困境的關鍵節點,朔爾茨深知這次訪華無比重要,所以,華盛頓無法左右柏林。近日,朔爾茨組團訪華的隨行人員已經確認,陣容堪稱商界“半壁江山”

據來自觀察者網的消息,近日,朔爾茨確認在11月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據悉,此次訪華之旅,朔爾茨將會率領一個12人的高級商業領袖代表團,其中包括阿迪達斯、喜寶、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大眾汽車、寶馬汽車等德企巨頭的CEO,涉及的領域包含汽車業、食品、醫藥生物科技、金融、制造業等關鍵行業。這些企業基本都是支撐德國經濟的龍頭企業,朔爾茨相當于把德國商界的“半壁江山”都給帶來了,足以證明對這次訪華的重視程度。

事實也正是如此,朔爾茨此前在接受德媒采訪時,直接對外界吐露心聲,稱這次訪華對他而言很重要。而且在訪華前夕,朔爾茨還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上發文,提前對外闡述了對于這次中國行,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表示,即便當前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中國仍是德國和歐洲的重要經貿伙伴,同時,中國在全球性問題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德國不愿意、也不可能與中國脫鉤。他認為中德應該尋求符合雙方利益的合作,這就是他此次訪華的意義。

客觀而言,從朔爾茨確定的代表團成員構成上,可以明顯看出他此次訪華想要達成的主要目的,就是尋求中德雙方加強經貿合作,而且德國各大龍頭企業踴躍參加,也證明德國商界推動中德友好關系,是相當積極的。當然,像是一些重大的國際議題,比如俄烏沖突、氣候變化之類的問題上,雙方肯定也會交換意見,但推動中德兩國的合作項目,恐怕會是雙方交談的關注的重點。

當然,德國想要與中國加強合作,有一個問題是繞不開的,那就是涉臺問題。此前,在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臺后,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放出狂言,聲稱若是大陸敢對臺動武,德國將會為臺提供援助。而且,G7國家還發布了一份聯合聲明,將臺海局勢升級的責任甩到了中國大陸頭上,給中德關系產生了不確定性。所以,朔爾茨想要推動中德進一步合作,在此問題上必須代表德國明確態度,不要再跟著西方炒作涉華議題,讓中方看到德國的誠意。

不過,朔爾茨敢在千夫所指的情況下堅持訪華,并帶著12位分量極重的德國商業代表,前往中國洽談合作,恐怕心中已經做好了決定。畢竟相比于政治形勢,目前德國所面臨的最大危機,是民生和經濟問題,而想要穩住德國的經濟狀況,德國就不能受美國的慫恿,跑去與中國脫鉤。要知道,中國曾連續6年成為德國的最大貿易伙伴,雙方的經濟聯系十分緊密,德國選擇放棄中國市場,無疑是在自尋死路。所以,朔爾茨實際上只剩下合作這一個選項了。

諷刺的是,將德國逼得無路可走,促使中德靠近的主要推手,是美國一手造成的結果。本來,美國作為歐洲的重要盟友,歐洲國家一項十分看重美國的對華態度,在中美關系下滑之后,歐洲也逐漸與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然而,隨著美國不斷在能源問題上背刺歐洲,加重歐洲各國的經濟負擔,這必然會讓歐洲進行反思,為了生存和利益,不再盲目跟隨美國腳步。

可以說,朔爾茨的這次訪華,是在給歐洲各國樹立起一個榜樣,德國作為歐盟的領頭羊,若是與中國加強了經貿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有可能會帶動其他歐洲國家一起對華轉向,尤其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也有著訪華的意向,若是德法雙雙與華中國合作,美國在遏華戰略上將會痛失重要盟友。如今,在中東轉向、拉美離心和情況下,歐洲若是不愿跟隨美國遏華,僅靠西方剩余的助力,恐怕對中國已經造不成威脅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