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美國媒體近日稱,美國情報部門稱,俄羅斯軍方官員最近開會討論了如何、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在烏克蘭戰場上動用戰術核武。據稱,討論者中不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此,華府認為,還沒有跡象顯示普京已經決定走這一步。
五角大樓評估,俄羅斯可能有多達2000枚戰術核武庫存。戰術核武能使用導彈或炮彈等不同方式發射,屬于低當量武器,射程更短,過去尚未在戰場上使用過,軍事專家分析,若在烏克蘭境內使用戰術核武,將徹底改變這場戰爭的型態,就算只是小型的核爆,也可能造成數千人死亡,導致烏克蘭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
美國方面認為,不論俄羅斯軍方高層的看法如何,普京能全權決定是否動用戰術核武,不過使用戰術核武比發射洲際彈道導彈還要復雜,包括俄羅斯指揮官會被警戒準備執行一些實際步驟,例如如何降低爆炸地點俄軍面臨的風險。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約翰·柯比稱,“我們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俄羅斯關于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評論令人深感擔憂,我們認真對待它們。我們將持續盡最大努力對此進行監控,不過,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俄羅斯正在為此類用途做準備。”
雖然普京自俄對烏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多次發出核威脅,但這位俄羅斯領導人10月下旬淡化了這種升級的想法。普京在瓦爾代討論俱樂部的講話中說,“我們認為沒有必要,這沒有任何意義,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軍事上的。”
俄羅斯外交部11月2日也重申致力于堅守避免核戰的承諾,呼吁其他核武大國也應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否則全世界將處于爆發核戰的邊緣。聲明指出:“我們重申我們對于5個核武大國領袖2022年1月3日關于避免核戰、核武競賽聲明的承諾。”聲明也敦促其他核武國家,準備好達成這項優先目標,放棄侵犯他國重要利益、瀕臨直接武裝沖突、以及鼓勵可能導致災難性后果等涉及大規模毀性武器挑釁行為的企圖。
不過,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也重申,俄羅斯只有在被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常規武器等侵略下,導致國家存續受到威脅時才會動用核武。
目前來看,核武仍然是互相威懾的工具。不過,從俄與西方的動作來看,雙方仍在核武上加大動作。
北約與俄均在10月下旬進行了年度核武演習;美國把61-12型戰術核彈加速部署到歐洲的北約基地等。此外,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11月2日表示,他將對北約在其境內部署核武持開放態度。
目前,雙方都力避對方使用戰術核武器。核武器根據用途分為戰術級和戰略級。一般來講,“戰術核武器”是指旨在用于軍事場合的戰場上的核武器,而“戰略核武器”旨在對付敵人的城市,工廠和其他更大范圍的目標,以破壞敵人發動戰爭的能力。
戰術核武器包括:近程地對地核導彈、戰術飛機攜帶的核炸彈、戰術巡航核導彈、艦艦和艦空核導彈、反潛核導彈、核深水炸彈、核炮彈、核地雷等,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能好、命中精度高。爆炸威力有百噸、千噸、萬噸和十萬噸級TNT當量,少數地對地戰術核導彈的爆炸威力可達百萬噸級TNT當量,不同各類戰術核武器的破壞力和污染力也就從一個居民小區到一片陸地不等。
冷戰期間,美蘇都曾大量生產和裝備戰術核武器。蘇聯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戰術核炸彈,曾擁有戰術核彈頭16000余枚。冷戰結束后,俄方大規模削減核武庫,估計目前俄大約有1830枚戰術核彈頭。目前,美約有760件戰術核武器,其中約200件部署在歐洲多國,余下的部署在國內。
戰術核武器從未投入實戰。但是在俄烏戰事膠著的情況下,不排除一方使用戰術核武器。有人以小型戰術核武器破壞力、污染力有限為由鼓吹其實戰應用,但其一旦真的被使用,就是跨過了“核門檻”,很可能招致對方更大規模的核報復,導致局勢失控。(井上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