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只差臨門一腳,而兩岸軍事實力依然懸殊。
在如此現實的背景下,網絡上已經傳出了不少“多數臺軍都會在第一時間投降”、“一旦開戰,臺軍會先抓個長官然后再投降”的段子,而這也透露了一個現象:
不少臺軍都可以認清現實,但在背景、實力的差距之下,“投降概率”遠比“負隅頑抗概率”高得多。
當然,筆者得出此結論也是有依據的,并非信口開河。
一:出現“臺軍想投降者眾多”言論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實力。
就實際情況來看,兩岸的軟硬實力都存在巨大差異,即便美國真的為臺當局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臺軍實力也根本無法與我方抗衡。
從硬實力方面來說,我方擁有“自給自足”能力,已經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造出高性能、強實力的武器裝備,火力彈藥更是“管夠”,即便是與美國相比也毫不遜色。
僅以海軍實力舉例。
海軍方面,我國主力艦艇已經呈現出了“下餃子”趨勢,075型兩棲攻擊艦,052D導彈驅逐艦,055型“萬噸大驅”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再加上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福建艦”已經下水,未來定會進入“三航母時代”,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即便是在遠海,中國海軍實力也絕不容小覷,更何況近海?
若臺海真的爆發沖突,我方不得不使用武力方式收臺,05式兩棲突擊車、“野牛”登陸艇等兩棲登陸裝備也會發揮巨大作用,與解放軍一起迎接統一的到來。
相比之下,臺軍實力要弱得多。
一方面,臺當局并沒有足夠的實力自主研制先進武器裝備,絕大部分彈藥都依靠進口,十分有限,價格還高得離譜,若沒到迫不得已的時候,臺軍也不會輕易使用火力。
另一方面,雖說美國為臺當局提供了不少武器裝備,但都算不上非常先進,再加上售后工作非常有限,缺個零件都可能會遭遇到不可逆的問題,根本無法與我方抗衡。
在如此懸殊的差距之下,臺軍自然要為自己找好后路,在前途與生命面前,活著肯定是首選。
當然,實力并不是唯一要素,后勤保障也是關鍵。
可無論從哪個方面入手,臺軍的待遇和后勤保障都與解放軍存在巨大差異,在如此嚴峻的局勢之下,連保障都不一定能得到,投降也不失一個好主意。
由此可見,若臺軍能夠及時認清現實,并在恰當時機選擇正確的方式來推進統一,那選擇“投降”的概率的確很高,傳出“臺軍想投降者眾多”也的確有據可循。
二:完成統一后,可能會如何處置臺軍和武裝
在驗證“臺軍投降率的確很高”之后,“如何在統一后處置臺軍和武裝”就成了首要問題。
從現實情況來說,最有可能出現,并最合理的處置方式如下:
對于有實際促統行為且認可“一中原則”的臺軍,可以按照其意向進行收編,通過恰當的學習、訓練更好地保家衛國;也可以就地解散,讓其開始下一個人生,與普通民眾一樣用自己的雙方創造未來。
對于對于存在“謀獨”行為且拒不認可統一的臺軍,需要讓其付出該有的代價,可以按照《反分裂國家法》依法對其處置,要讓他們知曉“謀獨”的下場。
對于頑強的“臺獨”實力,我方也要特定的方式進行嚴懲,但具體方法要由我方多方商議決定,不能聽一家之言,做“落人口柄”之事。
這一方面,我們需要特別注意。
而對于收繳的武器裝備,我方可以具體情況具體選擇。
就實際情況而言,蔡英文之流的確花費高價從美國手中購買了很多武器裝備,其中也存在性能好,實力強勁的,若兩岸真的選擇了“武統”,而部分裝備在火力沖擊下依然保留有部分實力,那我方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擁有的先進技術對其進行修補,將其收入囊中。
對于那些可用性不強,但有研究價值的武器裝備,我們可以將其運至研究所,讓專業人士對其性能、實力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剖析。
要知道,美國的大多數武器裝備都使用了非常先進的技術,雖說我方實力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美國相比的確還存在差異,如果我們可以獲得有研究價值的武備,或將有效提升我方武備的現代化進程。
當然,對于那些不能用也沒有價值的武備,我們也需要用恰當方式進行銷毀,避免出現其他危險和不必要的麻煩。
三:我們對臺海的預期是怎樣的
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未來會發生怎樣的變故,無論美臺勾連是否會停止,無論我方最后選擇了哪種收臺方式,我方都會盡全力完成統一大業,并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好的結果,讓兩岸同胞的損失最小化,讓“謀獨勢力”付出慘重代價,讓臺海歸于和平。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留給蔡英文之流的選擇也的確不多了。
若他們不知悔改頑強抵抗,并繼續“倚美謀獨”,甚至迫使我方使用武力方式完成統一,那“謀獨勢力”必將走向滅亡,即便過程中或遇到各種麻煩與困難,也不會影響到最后的結局,統一定會變成現實。
若他們迷途知返,及時停止錯誤的“謀獨”行為,并積極促進統一,那我方可以在合理范圍內減緩對他們的懲罰,但對于蔡英文之流,我方決不能手軟,需要讓其付出該有的代價。
最后做個總結:
①“臺軍想投降者眾多”的說法的確有據可循,識時務者為俊杰。
②在徹底完成統一之后,我方必定會妥善處理收繳的臺軍和武裝,會帶領兩岸同胞奔赴更美好的未來。
③無論臺海的未來存在哪些變故,都不會影響到最后結局,統一絕對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