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則兩利,斗則兩傷,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卻讓美國無法接受。
現如今,俄烏沖突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正面沖突,背后的最大推手就是美國,雖說美國仍多次聲明不會派遣美軍參加俄烏沖突,但根據最新消息,美國國防部官員已經首次承認有美國軍事人員進入烏克蘭。
據美媒報道,美軍已經部署在羅馬尼亞境內(距離烏克蘭邊境5公里),該指揮官甚至宣稱:已經做好準備,若戰事發生重大變化可能進入烏克蘭。
在赤裸裸的真相面前,美國“好戰”意圖已經彰顯于眾,但美國卻不愿承認,甚至還大談“民主”,玩弄所謂的“語言游戲”,強行甩鍋我國,而這樣的行為連美國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美學者杰弗里·薩克斯也公開為中國打抱不平。
前段時間,奧地利廣播電視臺網站發布了一段薩克斯的采訪音頻,而這便是“為中國打抱不平”的出處。
具體來說,薩克斯在訪談中對中美關系進行了剖析,并罕見對美國部分行為進行了批判,這一方面主要論述了以下兩點:
其一,中國過去40年里沒參加任何戰爭,但卻被美國說“好戰”,這本就不妥當。
薩克斯指出,美國之所以強行為美國冠上所謂的“好戰”帽子,就是玩“文字游戲”,想通過這種方式為中國施加壓力,以達到某種不軌目的。
就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在過去的40年中的確沒有過“參戰”的情況,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都沒有,反倒是美國小動作從不間斷。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不顧世界和平穩定執意插手別國事宜,并進行軍事干預的次數已經超過了100次,對涉事國家已經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且美國自己已經成為“最軍事化的國家”。
可事情發生之后,美國卻從來沒有表現過“悔意”,行為甚至愈發張狂,甚至不惜跨越汪洋大海,萬里迢迢就攪亂別國局勢,這樣的行為已經可以被稱為“好戰”。
由此可見,薩克斯在此事件上為中國打抱不平的確有理有據,而中國身正不怕影子斜,無論美國抹黑、渲染多少次所謂的“威脅論”,為我國強行扣上多少個帽子,都不可能變為現實。
這也就意味著:美國說我國“好戰”的確不得當。
其實,近年來中國在發展的同時,也的確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麻煩,也的確有過“被動防御”階段。但這些行為都是完全正當的,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的合法行為,與美國強行扣過來的“好戰”帽子存在本質差別。
最為關鍵的是,中國一直都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使者,一直都為了世界和平而努力,絕不會挑起任何沖突,不會主動挑事。
但是,中國不惹事但絕不怕事,若美國依然不知收斂,甚至威脅到我方主權和領土完整,那我國解放軍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會盡全力保家衛國,讓敵人受到該有的懲罰!
其二,美國口中的“民主”只是“花言巧語”,美國最重視的是“霸權”和“軍事實力”。
在薩克斯的觀點中,還特意指出了美國口中的所謂“民主”。
薩克斯直言不諱,稱美國只是打著“民主”的幌子來為自己牟利,而“民主”只是個假面具罷了,而美國高層最重視的還是所謂的“霸權”,以及美國引以為傲的“軍事實力”。
至于美國為什么會這樣做,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維護美國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軍事優勢與政治權利。
就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實力已經列居世界首位,軍事實力亦是如此,但美國卻依然不滿足,開始將矛頭轉向所有“潛在威脅”,中國便是其中之一。
按照美國說法,中國的崛起壯大極有可能會影響到美國的全球優勢,會威脅到所謂的“霸權”,對美國的確不利,所以才會單方面將中國定為“潛在威脅”。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國向來遵紀守法,發展壯大的目的都是完全正當合法的,也從來沒有危及任何國家與地區,與美國完全不同。
具體來說,我國發展實力,壯大國防,就是為了更好地保家衛國,為了給人民創造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未來,可這些行為在美國口中就變成了“威脅”,著實無法令人信服。
至于美國為什么會公然顛倒黑白,肆意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筆者整理出了以下兩個原因:
①中國實力提升速度的確迅猛,美國害怕中國的軍事實力實現趕超,沖擊美國所謂的“霸權體系”。
②現在的美國一直都在消費之前的“霸權”,再加上國際環境與疫情影響,美國實力增速變緩,就連其引以為傲的軍事實力也受到了一定影響,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霸權”,美國肯定會有所作為。
在此基礎上,美國需要一個恰當的理由來“揮灑霸權”,需要保住自己的軍事實力與國際地位。
所以,美國才會大談“民主”,并以此為噱頭為自己謀利,甚至通過大量輿論來向我國施壓,薩克斯上個觀點中的“美國說中國好戰”也包含這個原因。
由此可見,美國談“民主”也好,大力提升自身影響力,壯大軍事實力也罷,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美國霸權”,還是為了“不可撼動”的國際地位,是為了美國自己。
但是,能讓美國自家學者都看不下去的行為,美國的確該重視了。
最后,我們針對此事做個總結:
①美國學者杰弗里·薩克斯的觀點比較客觀,美國為中國扣上的“好戰”帽子的確不妥,美國才是名副其實。
②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的行為不在少數,抹黑、渲染的手段也經常出現,也暴露出了美國的一些問題。
③美國應該認清現實,不能始終為了一己私利而無限傷害別人,否則終將引發眾怒,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