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施壓未得逞,德國堅持與華合作,中方說了句公道話:美無權干涉

導讀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前夕,中德兩國的關系都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景象,但在近日,外媒披露,美國曾試圖從中作梗,阻撓中德兩國之間的合作。據...

在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前夕,中德兩國的關系都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景象,但在近日,外媒披露,美國曾試圖從中作梗,阻撓中德兩國之間的合作。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務院一名官員主動透露,此前美國曾“強烈建議”德國,不要讓中企入股德國漢堡港碼頭,但結果顯而易見,朔爾茨力排眾議,已經同意了中企入股該碼頭的相關事宜。

但美國的這種行為所造成的的影響無疑是負面的,對于外媒炒作的這則消息,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作出了斬釘截鐵的表態,強調了中德之間的合作,是兩個主權國家的正常往來,美國不應該,也沒資格插手干預。

趙立堅還強調,美國的這種行為,充分暴露了其霸權主義的固有思維,以及脅迫外交的一貫做派。

但不論美國如何施壓德國,事實證明,在務實的發展腳步下,美國的干涉并不能阻撓國與國之間的正常往來。并且,結合接下來朔爾茨的訪華之行,以及他所率領的龐大商業團隊,幾乎涵蓋了德國制造業的“半壁江山”。

由此就不難預料,接下來德國很有可能會與中國在一些合作領域達成重要共識,深入中德關系的同時,加深中德企業的合作。

雖然《路透社》此次的消息并未得到德國方面的證實,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美國在這種特殊時期向德國施壓,極有可能就是想要阻礙德國與中國進行深入合作。

不論美國是否做了這種“小動作”,從目前的實際結果來看,顯然都是沒能得逞的。但美國的這種行為也不得不讓人提高警惕,并且,從美國最近的動向來看,確實有想要借助他國,阻撓中國正常發展的動向。

據報道,近日,美國已經施壓日本,要求后者在半導體出口上對中國加以限制,與德國不同,據消息人士稱,日本現在已經開始進行相關協調工作了。

不僅是日本、德國,近段時間美國直接或間接對中國實施的打壓似乎也開始變得愈發頻繁了,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多。

這種蓄意限制中國發展,試圖為中國與他國之間的合作設障的行為,不僅是倚仗霸權打壓他國的鐵證,還將對整個國際市場的穩定構成威脅。

說白了,美國這種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對他國進行經濟脅迫、霸凌的行為,其最主要的目的,似乎都是想要以此遏制中國、或是其他國家的發展。

但換個角度,美國越是極盡所能地打壓中國,其實就越能看出美國的“絕對自信”已經開始逐漸崩塌了。數十年以來,美國一直在國際社會維持著霸主的地位,但現在,已經出現了能夠動搖它苦苦經營霸權地位的事物。

總結美國政客們近年來喊著的無數口號,無非就是反復將中美經濟拿出來做對比,將中國視作“假想敵”,但中國從未參與其中,說白了,中美之間確實存在競爭,但這種競爭是能夠促進雙方共同發展的,而非美國政客大肆炒作的非此即彼的“對抗關系”。

另外,從宏觀層面來看,美國為自己樹立的“敵人”并不是某個具體的對象。與其說美國政客們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影響到美國霸權的實效,倒不如說是美國害怕在如今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已經開始興起的多極世界或許將逐漸替代美國主導的單極主義,成為國際主流。

因此,美國便將矛頭指向了如今具備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國家——中國。但近年來,全球的整體發展趨勢,已經證明了,合作共贏才是在當下動蕩局勢中最有效的道路。

美國現在靠著霸權,躲避國際市場規定,肆意阻撓他國正常發展,長此以往,美國所剩無幾的國際信用、民主形象都將進一步消散。當美國已經需要聯合其盟友針對某一個國家時,就已經證明了美式霸權已經搖搖欲墜。

只能說,當美國將制裁打壓的雙刃劍對準他國時,即便它不在意盟友的利益,但也會不可避免地反噬到自身,不過,依照美國目前充斥著零和博弈思維的行為來看,它似乎還是將打壓他國的優先程度擺在了發展自身之上。

總而言之,不論美國對中國乃至其他國家做出的打壓行為有多少,在接下來又準備做出何種類似的行為。中企入股漢堡港、朔爾茨接下來的訪華行程等,都足以證明,美國的霸權已經不好使了。

而中國一如既往地快速發展,不僅體現了中國在美國的頻繁打壓下,依舊保持著擁有前行動力的韌性,更是證明了,中國正以合作共贏、積極務實的態度擴大著自己的“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