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呼吁離開俄羅斯,法國呼吁離開白俄,俄烏沖突或迎來新成員

導讀原標題:美國呼吁離開俄羅斯,法國呼吁離開白俄,俄烏沖突或迎來新成員俄烏沖突打了這么久之后,不但看不到停火的希望,還迎來了一輪又一輪...

原標題:美國呼吁離開俄羅斯,法國呼吁離開白俄,俄烏沖突或迎來新成員

俄烏沖突打了這么久之后,不但看不到停火的希望,還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激烈對決,甚至局勢正朝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這段時間,對烏克蘭來說可謂是十分煎熬,在頻頻失利后,戰場上的烏軍面臨著雙重困境,一方面,西方的軍援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交付,這讓澤連斯基十分焦急,畢竟烏克蘭基本只能靠著西方的援助續命,在武器不足的情況下,烏軍只能在前線白白送命。另一方面,長時間的戰爭,讓烏軍人數大量減少,但后方的征兵行動,卻進行的十分困難,大部分符合條件的公民,都已經在之前的征兵行動中入伍了,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處于無人可征。

這種情況,讓烏軍士氣大跌,連一向嘴硬的澤連斯基都不得不承認,烏克蘭人已經喪失了斗志。但戰場是殘酷的,可不會停下來等烏克蘭調整,隨著俄烏沖突打滿一周年的時間接近,俄軍的春季大反攻也蓄勢待發,這可讓烏克蘭非常焦慮。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西方采取了行動,先是美國發出公告,呼吁公民盡快離開俄羅斯,也不要前往俄羅斯旅行,因為他們認為俄羅斯存在發生恐怖主義事件的風險,還可能騷擾或者逮捕美國公民。隨后,法國也開始撤僑,呼吁法國民眾不要前往白俄,在白俄境內的法國民眾應該用陸路方式離開,沒有說出撤離的原因。

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到24小時,美法兩國先后撤僑,雖然說他們撤僑的國家不同,但是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俄羅斯是美國要針對的一方,也會順帶針對站在俄羅斯身后的盟友,所以都是為了打壓俄羅斯,本質上沒有很大的差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法國在俄烏沖突發生后首次撤僑,這背后肯定藏著不少“小心思”。目前來看,有這三種可能,第一種,俄烏沖突或許要迎來新成員,西方是在預告白俄會正式參戰,白俄作為堅定站在俄羅斯身后的兄弟,從沖突爆發后,就一直傳出白俄要參戰的消息,俄白兩國還組建了俄白聯軍,更為這種傳言增添了一份可信度。

第二種,西方或許打算對俄羅斯本土下手,但不清楚是什么方式,很大概率襲擊基礎設施,就像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一樣,也不排除是想發射導彈襲擊,畢竟法國強調用陸路方式離開,還是有點可疑的。第三種,沒什么行動,就是刻意營造緊張氛圍,畢竟不讓戰火燒到自身,是西方的共識。總之,西方接連撤僑的行為非常不正常,但無論是哪種可能,能確定的是,烏克蘭獲勝的希望正在變得越來越渺茫。(螺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