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發朋友圈忘記屏蔽學生,往日形象不復存在,學生:還我老古板

導讀一提到“滅絕師太”“老古板”這樣的綽號,好像大家都能一下子就聯想到老師身上,一句“老師來了”,學生馬上就能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就好像...

一提到“滅絕師太”“老古板”這樣的綽號,好像大家都能一下子就聯想到老師身上,一句“老師來了”,學生馬上就能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就好像是“肌肉記憶”一般。

之所以老師會經常以這樣一副不茍言笑的表情面對學生,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學生們年輕小,調皮是大家的天性,老師不嚴肅一點,是真的容易壓不住學生。

但老師也是普通人,上班時的嚴肅已經讓老師裝得精疲力盡,下了班老師們自然也要卸下偽裝,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去,這個時候,老師身上的“幽默細胞”可能就在朋友圈里暴露了。

老師發朋友圈忘屏蔽學生,往日嚴肅形象不復存在,學生:還我老古板

一包辣條暴露了老師的“兩副面孔”

上學的時候,想在學校吃口辣條,那可不是得背著老師,要不然搞不好,就被老師沒收了,總之,這種“垃圾食品”那是絕對不能在班級里出現的。

結果沒想到,原來那個在教室里三令五申各種打壓辣條出現的老師,到了辦公室,竟然也無法抵抗辣條的誘惑,老師的兩副面孔在辣條上,真是展現得淋漓盡致呢

年少不知頭發貴,老來望禿空流淚

成為老師之后,和昔日活力一起失去的還有自己的頭發,望著學校的這兩棵樹,老師也不免開始惆悵,羨慕這兩個字真的說膩了。

在學生眼里,老師平時一臉嚴肅,好像除了上課、訓學生這兩件事,其他的什么都不感興趣,原來朋友圈里的老師竟然這么搞笑,往日嚴肅形象也不復存在了。

學生:還我老古板

看樣子應該是發朋友圈的老師,一不小心“被困”衛生間,想試探著看看能不能有好心人給送紙,結果這位劉老師,非但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反而是幸災樂禍,真是要笑出鵝叫了。

這大概就是1+1>2的最生動的表現了,看到平時都不茍言笑的兩位老師,在朋友圈里竟然如此搞笑,學生們看到也只想說一句:還我老古板。

這位老師,你是懂學生的

運動會上,最火爆的項目永遠是有老師參加的項目,但學生們關系的并不是誰能贏得第一,誰能贏得第二,學生們感興趣的是趕緊在這一刻記錄下老師的“黑歷史”。

不得不說,果然是過來人,這位老師你是懂學生的,如果老師想沒收學生手機,那運動會絕對是個好時機,估計沒有哪個學生能忍住不記錄這一刻吧。

老師:我是這么教的?

考試對于學生們來說,是一大難關,其實老師也是一樣,打開學生的試卷,老師也時長會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我是這么教的?我真是這么教的?

老師的朋友圈有時候就是一個專屬于自己的“吐槽大會”,在工作中不能展示給學生的一面,很可能會在朋友圈里看見,這就是老師的另外一副面孔,同樣也是所有人都會有的兩副面孔。

讓你畫直角梯形,不是直角樓梯

看到這位老師的朋友圈,乍一看竟然有那么一瞬間沒有發現問題,仔細反映了一下,才明白,畫一個直角梯形,不是直角樓梯啊,已經能夠感受到這位老師的血壓在飆升了。

在外人看來,感覺小學老師不用看晚自習,教學內容也比較輕松,應該是個“美差”,但其實縱觀各個階段的老師,小學老師才是最操心,也是最容易各種見證“名現場”的了。

“兩副面孔”下都是真實的老師,家長和同學們也不必過度解讀

學生眼中的老師和朋友圈里的老師,乍一看仿佛不是一個人,但如果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很容易理解,學生在朋友和家長面前,可能也是兩副面孔,打工人在同事面前和朋友面前也是兩副面孔。

所以就算在朋友圈里看到老師幽默的一面,家長也不必過度解讀,也恰恰是這樣,不必看到老師幽默一點,就覺得老師不成熟,更不用覺得老師吐槽學生,就覺得老師不負責任。

而且,其實老師幽默的一面,也可以多展示給學生一些,適當地幽默一些,也能緩解學生們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更愿意相信自己,這樣也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讓彼此的關系不僅僅是師生,更像是朋友。

話題討論:你生活中有這樣有著“兩副面孔”的老師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